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胃火燥濕又吃什麽藥?

胃火燥濕又吃什麽藥?

舌苔厚膩是中醫判斷濕氣的重要依據。如果舌苔厚黃,可能是典型的“濕熱”;舌苔厚白,應該是“寒濕”。

寒濕,又稱寒濕困脾,是指以厭食、腹脹、便溏、體重等為特征的寒濕證候,臨床表現為腹脹滿。

濕熱,又稱濕熱蘊脾,是指濕熱蘊結、脾濕健運的濕熱證,表現為腹脹、納差、發熱、體重重、便溏不適。其臨床表現為腹脹、惡心、反胃、口黏、口渴、便溏的不適感。

兩種病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有壹種祛濕的好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赤小豆薏米可以祛濕,但是這個方子對寒濕比較合適,對濕熱不會有什麽作用。除了赤小豆薏苡仁,生姜大棗茶也可用於寒濕。配料是大棗25-30克,生姜10克,紅茶0.5-1.5克..將大棗放入水中煮熟,晾幹。將姜片炒幹,加入蜂蜜炒至微黃。然後用開水沖泡棗、姜、紅茶5分鐘。每日1劑量,三次溫性減肥棗。生姜散寒,大棗補血,生姜和大棗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作用,適合體寒脾虛的體弱者。治療寒濕最安全。

夏季人體濕氣多為濕熱,需以清熱為主,可用蒲公英馬齒莧茶。這個策略比較復雜,用了蒲公英根1g,薏苡仁1.5,紅小豆0.5g,馬齒莧0.3g,芡實0.2g,荷葉0.2g,綠茶0.1g,淡竹葉。蒲公英可以瀉火祛濕,改善濕熱引起的惡心、舌苔發黃,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很好的效果。

赤小豆能清熱解毒,健脾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薏苡仁入脾,能健脾祛濕。味甘淡,有利於使水滲潤,像疏通水道壹樣排水。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除濕,活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谷胱甘肽等有效抗衰老成分!

  • 上一篇:姜豬腳醋蛋怎麽做?
  • 下一篇:三月三吃幾個煮雞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