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麽是足跟痛?足底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期的、慢性的、輕微的創傷積累引起的病變,表現為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修復過程。跟骨下方內側筋膜附近可有骨質增生,形成骨脊。在側位X線照片上,顯示為骨刺。
後者常被認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臨床研究證明其與足跟痛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確定。足底筋膜炎不壹定伴有骨刺,跟骨骨刺的人也不壹定有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如果有足跟痛,可以墊足跟,從而減少跟腱對跟骨的張力,緩解疼痛。同時也可以通過藥物註射治療。
2.什麽是足跟痛?腳後跟痛。
經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足跟墊是由脂肪組織和彈性纖維形成的彈性墊,被跟骨下的纖維組織隔開。在青年時期,腳跟墊彈性強,能吸收震動。到了老年,足跟墊彈性下降,跟骨承受重量而無墊。嚴重時會形成疤痕和鈣沈積,引起足跟痛。不像腳墊痛和足底筋膜炎,整個腳後跟下都有壓痛。治療方法是使用海綿足跟墊或局部藥物註射。
3.什麽是足跟痛?跟骨後滑囊炎。
最容易發生在跟腱和皮膚之間的滑膜囊,就是高跟鞋穿的不合適造成的。滑膜囊壁可增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壓痛。治療應該是改善鞋型。如果法氏囊腫脹不消失,可以穿刺抽吸,註射氫化可的松。
4.什麽是足跟痛?跟骨骨神經炎。
好發於8 ~ 12歲的男生。病理變化類似於小腿和脛骨結節的骨硬化。是發育過程中未愈合的骨骺被肌腱牽拉的癥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以下,可同時發生在兩側。跑步和踮腳會加重癥狀。骨骺愈合後癥狀自然消失。壹般對癥治療可以減少孩子的活動,也可以用足跟墊減少跟腱對跟骨的張力。
5.什麽是足跟痛?距下關節炎。
多發生在跟骨骨折後,屬於創傷性關節炎的壹種。X線照片上,負重時前跗骨竇疼痛加重。如果保守治療失敗,應進行跟骨關節融合術。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罕見的跟骨腫瘤或肺結核也是引起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病引起足跟疼痛,如類風濕性脊椎炎、腰椎間盤突出壓迫骶神經根、小腿脛神經壓迫等。
6.什麽是足跟痛?
骨刺,俗稱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這種病的名稱國內外壹直沒有統壹的說法。此病多發生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經常用腰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易患此病。這裏說的“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大部分人都是因為腳後跟長了骨刺,而承受著法氏囊無菌性炎癥帶來的疼痛。
足跟痛外用藥
藥物組成:川芎20克、川烏20克、川牛膝30克、續斷30克、川椒20克、威靈仙30克、木瓜20克、雞血藤30克、延胡索2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芒硝50克(分裝)和醋250毫升。
配方:川烏、川椒、威靈仙、雞血藤,祛風散寒、通經活絡;元胡、川芎、乳香、沒藥活血化瘀、行氣舒筋;木瓜、續斷、川牛膝滋補肝腎、強筋骨;芒硝軟化硬塊,消腫止痛;醋中含有醋離子,有很強的滲透作用,有助於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將藥物煎熏,藥物局部作用,穿透皮膚,直達患處,從而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軟化骨刺,促進炎癥吸收,從而減輕或消除癥狀。
用法:先將12藥材加3000毫升冷水,浸泡12小時,煮沸30~40分鐘,倒入盆中,加入芒硝和醋,攪拌均勻。先用熱空氣熏蒸患處,在水溫不太熱的情況下浸泡清洗患處。水溫下降時,可重新加熱,每次熏蒸時間不少於1小時,早晚各1次。1可以用兩天。
足跟痛的日常保健方法
盡量避免穿鞋底薄的鞋子。選擇橡膠底的軟鞋。避免在堅硬的地面上行走。
經常做足蹬動作,增強足底腱膜的張力,加強抗勞損功能,減少局部炎癥。
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時不時擡高腳跟,減輕腳跟負荷。
晚上喜歡開窗睡覺,這是腳後跟疼的壹大原因。長期足跟受寒,導致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筋骨失養。所以可以用溫水泡腳,可以減輕局部炎癥,緩解疼痛。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理療。
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可采用局部封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