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然而,壹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阿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紅花泡水。結果她的病情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了!這是怎麽回事?常見的活血藥物怎麽用?
情況
壹位阿姨,65歲,高血壓160/100,伴有眼底病變,想到自己可能有血瘀,就開始用紅花泡水。沒想到,用了之後,高血壓波動更大,達到180和190,她視力模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底是怎麽回事?
於老提醒大家,血瘀根據病因不同分為寒熱。這位患者的阿姨因為血瘀分不清寒熱,癥狀加重。
上面這位阿姨脾氣暴躁,口幹舌燥,口苦,喜歡冷飲,大便不爽。她屬於熱瘀結合,紅花是溫性活血藥物,用了會加重病情。
那麽,如何區分寒瘀和熱瘀,如何進行相應的調理呢?
相對於寒瘀,大家對熱瘀這個概念比較陌生。余老告訴大家,熱瘀其實在古籍中就有記載。無論是由於外感熱邪侵入人體,還是由於肝郁氣滯、肝陽上亢、五臟過度等引起的內生熱,都有可能使血液煎熬,灼傷血管,最終形成熱瘀。
1熱瘀的典型表現
外在表現為面紅、目赤、皮膚發紅或有斑疹,舌紅、絳紅。
其他表現有局部疼痛拒絕按壓,夜間加重,心煩失眠,煩躁不安按壓失敗,口渴漱口等。
對於熱瘀體質的人,余老介紹了他常用的經方和壹個適合日常生活的茶方涼血活血。
2.常用來調理熱瘀的方劑。
犀角地黃湯:犀角、赤芍、牡丹皮、生地。
遵醫囑使用處方。
3梁雪活血湯
藥材:牡丹皮10克,郁金10克,喜樹花3-5克。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郁金清熱涼血,疏通血液循環。喜樹為桂花,行氣清熱,涼血化瘀,可用於多種血瘀癥狀。
用法:將牡丹皮、郁金水煮沸3-5分鐘,再加入喜樹浸泡2-3分鐘。
血是溫的,冷是凝結的。寒邪侵入人體後,會使血管痙攣,影響血液供應,使血液滯留在某處,造成瘀血。
1寒凝血瘀的典型表現
外在表現為面色暗沈,爪甲,舌色青紫。
其他表現有胸脅腹冷痛,手腳麻木,體溫下降,感冒加重,女性痛經,閉經。
針對大家熟悉的寒凝血瘀,余老還推薦了壹款適合日常生活的文同活血茶配方。
2文同活血湯
藥材:紅花5克,月季花3克,生姜3片。
紅花性溫,活血,月季花性溫,味甘,性溫,有理氣、活血、通絡的作用。可治療氣滯血瘀、瘀血阻滯、經絡不暢等癥。生姜味辛,散寒解表。
做法:直接用開水浸泡即可。可以多放些生姜片放涼,少放涼。
於老特別強調,對於很多老年心臟病患者來說,活血化瘀固然重要,但還有壹個更重要的致病因素,往往被大家忽視,導致嚴重後果。
這種被忽視的病因就是心陽虛,老年人容易心腎陽虛,導致血液循環緩慢,停滯後就會出現血瘀。
1心陽虛癥狀
疲乏無力、畏寒、心悸、胸悶心痛(勞累後加重),面色蒼白,舌淡胖,舌苔白滑,多汗,四肢冰涼,重者發紺。
所以老年人的心臟病需要以溫心陽為主,余老也給大家帶來了適合老年人日常使用的小茶。
2紅參暖心飲
藥材:紅景天3-6g,西洋參3-6g(或太子參6-10g),幹姜3片。
紅景天能益氣活血,通脈平喘。現代醫學研究還具有增強血氧飽和度的作用。西洋參和太子參都能養心,不燥不上火;幹姜中溫歸陽。
用法:煎湯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