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腦缺血引起手麻的原因
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痙攣、高血脂、動脈硬化。此外,睡眠時血液粘度增加,血流緩慢。這些因素會造成腦缺血,導致雙手麻木。因此,老年人應定期檢查血壓、血脂、血液流變學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平時多喝水,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丹參、維腦路通等藥物。
頸椎病的癥狀多種多樣,手麻就是其中之壹。頸椎病的治療主要是理療、牽引和活血化瘀藥物。平時要做頸部動作緩慢的運動,睡覺時枕頭高度適當,軟硬適中,睡姿端正,這樣會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產生麻木。
糖尿病
糖尿病會產生很多並發癥,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壹,會引起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通過對糖尿病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補充維生素B1、B6、C,配合使用銀杏葉制劑、川芎嗪等藥物,可以消除四肢麻木的癥狀。
痛風患者出現手部麻木的約1%是由痛風引起的。壹般治療後手麻關節痛都能得到改善。
周圍神經炎
由於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老年人會缺乏維生素B1,導致末梢神經炎和手麻。只要補充壹些營養,補充維生素B1,手麻就會消失。
臂神經壓迫
大多是睡眠時姿勢不正確,頸部偏斜或手臂受壓,壓迫手臂神經,造成手部麻木。只要換個睡姿,動動胳膊,麻木感就會消失。
治療老年人手麻的處方
材料: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
制作方法:將木耳洗凈放入碗中,與蜂蜜、紅糖混合,放入鍋中蒸熟即可食用。三天後服用。偏方2
材料: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三七3克,大棗3枚。* * *燉湯,服用。黃芪、當歸具有益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適應癥:本方適用於中風後肢體無力、手腳麻木、氣虛血瘀者。
偏方三
食材:取鮮辣椒300克(幹辣椒60克),加水500毫升炒至200毫升,放入碗中,在房間上暴曬過夜,蓋上蘆葦,太陽即將升起時取下,涼服。被子出汗,壹般1次就好了。
偏方4
用法:取適量磨砂桑葉,晾幹,加適量水放入砂鍋中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浸泡手腳15分鐘。每天兩次,壹般3天即可見效。5.取老絲瓜筋50g,放入1碗中煎1次,每日兩次,共1周,有特效。
治療老年人手麻1,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神經末梢麻痹,手腳麻木。只要及時活動手腳,短時間內就能恢復正常。老年人手腳麻木時,可適當運動,活動身體,加快血液流動,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幫助老年人緩解手腳麻木癥狀。
2.適當補充維生素B
長期胃腸功能紊亂,食物攝入量減少,會導致身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代謝受阻,神經傳導緩慢,出現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手腳麻木。因此,老年人應適當補充維生素B,改善機體代謝功能,緩解手腳麻木。
3.註意藥物的副作用
如果老人患有多種疾病,肯定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其中,磺胺類、呋喃唑酮、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瑞芬太尼、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物,長春西汀等化療藥物,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可能誘發神經炎、肢體麻木。這種麻木通常從手腳開始,然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超敏反應或感覺異常,因此應嚴格控制這類藥物的用量。
4.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根據世界痹癥研究協會的統計,中國、印度和壹些中歐國家是手腳麻木患者癱瘓最嚴重的國家。據中國痹癥研究會統計,我國數千萬癱瘓患者中,83%是因疾病癱瘓,且均有手腳麻木癥狀。中年人手腳麻木,60歲前癱瘓的占22%,60-74歲癱瘓的占74%。老人手腳麻木,86%癱瘓。所以,當家人發現老人有手腳時,最好及時帶老人去醫院,以免耽誤病情。
5、註意保暖
人體對溫度很敏感。在超過人體敏感度的寒冷狀態下,手腳的感覺神經發生紊亂,表現為手腳麻木、無意識癥狀。冷凍太久會導致這個部位的組織永久壞死。老年人身體越來越差,對冷暖的感知低於正常成年人,在寒冷的天氣裏更要註意保暖,以免生病。
6.嚴格控制血糖。
專家指出,老年人手腳麻木疼痛也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並發癥。由於長期高血糖,身體血液循環變差,遠離心臟的手腳最容易出現神經缺血缺氧,逐漸導致麻木和神經痛。這種病早期可無癥狀,壹旦出現麻木和疼痛,治療起來相當困難。專家建議,壹旦確診糖尿病,應嚴格控制血糖,每年至少篩查壹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7.預防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