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晉代,根據獄官的命令,監獄不再提供斬首飯,而是由家屬送到監獄。如果監獄離家太遠或者家裏沒有親戚朋友,就由監獄提供。後來的朝代延續了這壹制度。在宋太祖時期,宋太祖為死刑犯的最後壹頓斬首餐設定了標準,要求達到5000條。歷代王朝對這最後壹頓斷頭飯也有自己的標準,試圖讓他們死前飽餐壹頓。
壹包醬肘子,壹斤大餅,是清代出現的斷頭飯形式。清朝的菜市口就是當時砍頭的刑場。獄卒會在行刑的前壹天晚上祝賀犯人,意思是他們可以早日擺脫牢獄之災上路,然後送上這最後的告別餐。行刑那天會有鑼鼓開道好嗎?摔跤碗屋?同時,死刑犯可以在這裏喝壹碗烈酒,喝個半醉,可以減輕行刑前的恐懼和行刑的痛苦。獄卒喝完酒就把碗打碎,這也叫?摔跤碗屋?原因。
除了醬肘子、餡餅和壹碗酒,據說飯裏還會有壹塊生肉,主要是為了死後把這塊肉扔給橋上的狗,以便過橋。總之,這最後壹頓斷頭飯不管吃什麽,歸結起來就是體現人性的壹面,不讓犯人做餓鬼,飽餐壹頓再上路,來世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