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營養
合理膳食,葷素搭配,吃粗吃細,糾正孩子偏食厭食的習慣,從而增強體質。
2、註意鍛煉
如遊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觸感染
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不要在室內吸煙,保持空氣流通。用溫鹽水漱口。
4.食療可以用來增強脾胃功能。
山藥胡蘿蔔粥
山藥去皮切片,放入胡蘿蔔,與白米飯同煮,早晚服用;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也可以根據情況補充。
嬰兒出汗的護理方法
1.孩子出汗後要及時用幹毛巾擦幹皮膚,及時換衣服,動作輕快,以免受涼感冒。
2、註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ORS),或者白開水中加入鹽和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
3、被褥也要經常晾曬,陽光的作用不僅僅是加熱烘幹,還有消毒殺菌。
4.此外,容易出汗的孩子要有計劃地進行體育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身體素質增強,出汗就會停止,這將超越任何靈丹妙藥。
嬰兒出汗的原因
1,餵養護理不當
體質較弱的寶寶,在白天活動時或晚上入睡後,頭部、胸部、背部經常出現片狀出汗,這往往是餵養不當或消化不良造成的。另外,給寶寶穿太多衣服或者蓋被子太厚也會導致出汗。為此,寶寶晚上不能吃得太飽,衣物遮蓋要適當。
壹般來說,對於生理性出汗不提倡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導致高燒的因素。
比如寶寶睡前活動量大或者吃了高熱量的食物,睡覺時就會出現出汗。
所以睡前要控制好活動量和食量,這樣也有利於睡眠和肥胖的控制,有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寒冷季節臥室溫度為24℃-28℃;被子的厚度要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增減。
2.缺鈣
特點是入睡後前半個晚上頭部有明顯的出汗。由於枕頭受到汗液的刺激,嬰兒睡覺時經常搖頭,與枕頭摩擦,導致枕頭上的毛發變薄、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維生素d和鈣要及時補充。如果出汗時伴有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型腿、串珠狀肋骨等現象,很可能是血鈣過低引起的,多見於3歲以下的寶寶。
3.疾病
在寶寶患病的後期,貧血、甲亢等。,經常出汗。這是因為身體虛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有以下幾種疾病會導致出汗:
寶寶得了肺結核,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和天亮前也會出汗。肺結核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燒、乏力、食欲不振、臉頰潮紅等。如果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病,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如果寶寶患有佝僂病,入睡時會開始出汗,尤其是頭部,可浸濕枕巾,寶寶會休克哭鬧。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及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和鈣。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黎明前出汗,並伴有面色蒼白、脈搏微弱而快,就有低血糖的可能。這時候可以給寶寶喝點糖水或者吃點蛋糕來糾正。
寶寶患有貧血、風濕病、類風濕病也會引起多汗。壹般來說,寶寶出汗時,要及時去醫院,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虛汗食療處方
1.取山藥材10g,百合6g,蓮子6g,大米適量,煮粥食用。
2.取山藥15克,板栗20克,大棗5克,瘦豬肉50克。燉湯入味後喝湯吃栗子大棗豬肉。15天每天壹次。
3.取小麥12克,蓮子6克,大紅棗6克,龍眼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湯,吃棗,吃龍眼肉。
4.取百合15g、銀耳10g、麥仁15g、雪梨2枚,加水適量,文火燉,然後吃梨喝湯。每天壹次,10天為壹個療程。
5.取沙參4克、黃精6克、麥冬3克、麥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適量,燉15分鐘,吃梨喝湯。每天壹次,10天為壹個療程。
汗證患兒的護理方法
孩子出汗壹般在睡眠初期最常見,父母可以在孩子入睡後適當減去被子。發現自己出汗多的時候,可以用柔軟的毛巾擦幹頭發、臉上、身上的汗水,幫助孩子翻身,防止他身下出汗。關上窗戶,防止對流風直接吹在孩子身上時,孩子著涼。
體質無疑是改善孩子體質虛弱的重要手段。家長應在早晚帶孩子外出散步和活動,逐漸增加散步時間,延長散步距離,增加活動強度。也可以給孩子分配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完成後給予壹些小獎勵,或者鼓勵孩子參加同伴遊戲。隨著運動的加強,身體內部調節能力會得到充分發揮,使各項機能恢復正常,改變小兒多汗的癥狀。
另外,每天早、中、晚踮腳30次,可以有效治療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