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突然燃燒起來,又變成了灰燼。我爸說:爸,過了清明節,我給妳點錢。不要舍不得花...
我媽說:吃了喝了...
我默默的請求爺爺保佑我的家人。
三人朝南鞠了三個躬。
我想爺爺應該能收到。
由於歷史和家庭原因,爺爺南下後再也沒有回過山東老家。這期間他們父子斷了十幾年的聯系,所以在我成長的記憶裏,少了爺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是他的細心,通過他我感覺到他是愛我爸爸的。
第壹次去爺爺家的時候,我20歲,已經工作兩年了。在我眼裏,他已經是暮年老人了,但精神還算硬朗。那壹年,父親已經跳槽回來工作,帶我去安徽看望他。爺爺身體仍然很好。他說的是山東話,我們去他應該會高興。問這問那,甚至問老家壹個寺廟的銀杏樹還在不在。
爺爺住在壹個群山環繞的地方。爸爸帶我去爬山,爺爺帶我們去公交站牌。過馬路的時候,他問我爸爸:“妳有零錢嗎?”把手放在口袋裏。
我覺得他還是在乎和愛這個兒子的。這個兒子50歲,孫女20歲。他站在路邊,看著我們坐車。他想也許我們沒有帶乘公共汽車的零錢。他的思想感情應該是細膩的。
爺爺出身軍旅,壹直到老都沒有駝背。不僅是儀態,更是內心,公私分明也是。
爺爺的陽臺上有個大洞,爸爸和他商量著幫他找些磚頭把它堵上。我們在院子裏壹個明顯廢棄的工地撿了些磚頭,爺爺問磚頭是哪裏來的,讓我們送回去,因為——那是公家的事。
“不貪不沾”是他們軍人堅守的原則和立場。我的父親曾經自豪地說:“即使是50美分的經濟犯罪也不能打擊我。”這個也要傳承下去。說到我,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盡管腐蝕,千萬別碰”。
第二次見爺爺是我結婚那年,我帶著我老公,為了讓他見見這個孫女婿。火車淩晨兩三點到達合肥。我們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想在外面等天亮。結果他聽到動靜,起來給我們開門。
那時,他已經老態龍鐘了。不要輕易出門。長時間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午睡,就像是在回憶過去。他受不了寒冷的空氣。吃飯的時候,如果有人開空調,他會躲在臥室裏說“我受不了了”。
那年他快90歲了。看著他,我覺得“生命在於靜止”是有道理的。
幾年後,爺爺去世,享年93歲。這是很長的壹生。
去世前,他幾乎筋疲力盡,但由於害怕給組織帶來麻煩,拒絕去醫院。後來我姑姑找到老幹部領導,按照“組織讓妳去醫院”的順序,讓他去醫院。曾經的我,從來沒有回家過。
爺爺去世,葬在合肥烈士陵園。清明節:如果不親自去合肥祭奠,就去山東給他掃墓,送他壹份遠方的思念。
感激他帶給我們生命和愛的能力。
丁就是丁:專欄作家、書評人。新書《妳離更好只有壹步之遙》正在全網熱賣。自媒體微信官方賬號“丁就是丁(ID: DSD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