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將呃逆分為三種不同的證型進行辨證論治,為後來的診療奠定了基礎。第壹,“當妳吃飽了,它的前後,妳就知道哪壹部分是不利的,妳越受益。”指出呃逆屬於腑實證、腹脹之證。明確病因病機後,就要通過疏通經絡來治療。第二種是“幹嘔,若手足暈厥,以橘皮湯為主。”指出寒證、手腳冰涼的呃逆,中間以橘皮、生姜溫服為主。第三種是“叛逆之人,橘皮竹茹為主。”指出氣虛型呃逆可用陳皮、竹茹、生姜、大棗、人參、甘草等治療。
宋代醫家在張仲景陳皮助乳湯的基礎上,嚴格運用茯苓、枇杷葉、麥冬、半夏治療氣陰兩虛、痰濁、肺胃氣逆所致的呃逆。《衛生家寶》記載,張用順氣湯(丁香、柿子)治療呃逆、慢性痢疾。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呃逆,氣自臍沖至咽膈,發出“爾特”“錢”之音。古方中用柿子梗煮汁喝。服其苦溫,亦可降逆之氣。秦景明在《因病脈治》中用丁香柿子(丁香、柿子、黨參、生姜)治療胃寒虛寒所致的呃逆、嘔吐、口淡、納差、胸滿、舌淡、苔白、脈遲等癥。
清代醫家吳鞠通在《傷寒雜病論》中寫道“陽明濕熱,氣機壅塞,以新制橘皮竹茹湯為主”。橘皮、竹茹、柿蒂、姜汁用於化痰祛濕,減少氣機不良反應,並註明“痰火者加竹瀝栝樓膏;如有瘀血,則加桃仁,將中醫對呃逆的診治推進壹步。
2005年,現代著名中醫謝長仁親自診斷了壹位肺癌打嗝患者。方藥還用張仲景的橘皮助乳湯加減:橘皮10g,甘草4g,茯苓12g,炒竹茹10g,姜半夏10g,玄參10g。處方用橘皮、生姜、法半夏祛濕化濁,化痰降氣;竹茹、枇杷葉清肺和胃,止呃逆;太子參、甘草補肺、補脾胃之氣;玄參、薏苡仁、茯苓清心益脾陰;蒲公英和白花蛇舌草有促進濕熱和清除致病毒素的作用。全方扶正,祛邪,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