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進入“凍人”模式,禦寒“神器”陸續推出,電暖器、暖手寶、熱水袋、暖寶寶。但暖寶寶和熱水袋使用不當,就可能成為“燙傷神器”。
25歲的福州女孩千千(化名)因使用暖寶寶不當,手臂大面積燒傷。醫生提醒,使用取暖物品前,應了解物品的溫度範圍,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果不小心被燒傷,應立即就醫。
暖寶寶粘肉取暖燒傷手臂?最近天氣越來越冷,壹貼就熱的暖寶寶成了千千必備的“禦寒神器”。她將溫暖的嬰兒直接放在皮膚上,但很快她感到左手刺痛。當她打開暖寶寶的時候,她的胳膊已經被燙出了水泡。她急忙趕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陳淑嬌醫生對她進行了緊急治療。?記者在網購平臺上看到,暖寶寶的銷量非常大,有的網店已經達到近百萬件。
陳醫生說,暖寶寶因使用方便,很受大眾歡迎,但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最高發熱溫度可達65攝氏度左右。如果暖寶寶直接用在皮膚上,會在短時間內造成低溫燙傷。使用時,最好每1小時檢查壹次皮膚。如果發現紅斑或其他不適,立即停止使用。
想知道取暖物品的溫度範圍?陳醫生說,長期接觸暖寶寶等“保冷神器”,就像“慢火燉”,讓人不知不覺地“低溫燙傷”。?她說,低溫燒傷的傷口疼痛不明顯,皮膚上只出現紅腫、水皰、脫皮或變白,面積往往很小。雖然表面看起來不太嚴重,但是傷口很深,甚至會造成深層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潰爛,長期難以愈合。?"
每年都有被加熱設備燙傷的案例。陳醫生建議,市民在使用取暖物品前,應了解其溫度範圍,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果不小心被燙傷,要用冷水沖洗,盡量用剪刀剪衣服,避免破水泡,然後用無菌紗布或幹凈的毛巾、棉布覆蓋傷口並固定,保持傷口清潔,及時去醫院。
保暖神器有:小太陽、電熱毯、暖寶寶、熱水費都是公認的冬季保暖神器。
低溫燒傷有多致命?用電熱毯和小太陽取暖的時候,這些東西的溫度壹般在40-50度左右,比我們的體溫高,但是不會給人特別熱的刺激,所以會降低皮膚的敏感度。
有人用雞蛋做過實驗。
用雞蛋模擬皮膚做實驗,把暖寶寶貼在生雞蛋上,3個小時後,雞蛋可能沒有變化,但6個小時後,雞蛋裂開時已經凝固了。而如果我們抱著電熱毯、暖水袋、暖寶寶睡覺,這些取暖神器很容易緊貼皮膚6小時以上。?當我醒來時,我發現有輕微的紅腫和刺痛,但實際的燙傷已經到達皮膚更深的組織。?不僅僅是這些物品會導致低溫燒傷。只要長時間接觸溫度在40到50度的物品,都有可能燙傷。
低溫燙傷怎麽處理?如果妳長時間使用加熱物品,妳已經有燒傷的癥狀了。首先,壹定不能盲目塗抹牙膏、虎油等。放在傷口上,這樣不僅不會讓妳好的更快,還會加重癥狀。?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及時用冷水沖洗燙傷的傷口或者用冰塊。如果燙傷不嚴重,經過急救後傷口會慢慢愈合,也可以選擇塗抹藥物治療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