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說的肝火亢盛、肝陽上亢,都是肝的疏泄功能亢進的表現。
“肝火”沿著肝臟的經絡蔓延:頭暈頭痛、口苦口幹、耳鳴眼幹、煩躁易怒、男性生殖器濕癢、女性月經不調,甚至很多更嚴重的疾病都會壹壹出現。
?中醫降肝火第壹招:飲食清火
充足的睡眠,放松的心情,妳的“火氣”是不是和以前壹樣大了?
在考慮吃藥之前,不妨用壹些簡單的食物降火:
綠豆、薏米、蘆筍、西瓜可以清熱;紅豆和冬瓜可以消除濕熱。這些都是對肝臟乃至全身有益的食物。食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多試試!
?中醫降火第二招:穴位刺血
在手指和腳趾的末端,有各經絡的起止穴位,是氣血交匯的地方,可以調節各經絡的氣血。因此,在肝火旺盛相關的經絡末梢穴位刺血,有助於平復肝火。
具體可在足厥陰肝經在大拇趾外側端的大敦穴、足少陽膽經在第四趾外側端的足銀翹穴、手少陽三焦經在第四指(無名指)外側端的關沖穴刺1-2滴放血,以瀉經絡之熱,散體內之火。
每周壹次。用什麽操作,很多人都會在家裏測血糖。血糖儀配壹次性采血針,微痛衛生,準確速效。小方法也能解決大問題。
?自我按摩:中醫降火之三
如果肝火初起癥狀不嚴重,或者用於日常保健,可以采用穴位自我按摩。雖然沒有穴位刺血快,但總比完全不痛好。具體方法是開四關。
四關穴是合谷穴和太沖穴的統稱。合谷穴位於第壹、二掌骨之間;太沖穴位於足背第壹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間。這兩個點是雙點,壹個在左邊,壹個在右邊,所以合稱為“四關”。
合谷配太沖穴具有理氣、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寧心、安眠的作用。
如何“打開”四級?要用點揉的方法,先點揉再點揉,使穴位區有明顯的酸脹感。每個穴位每次揉捏2-3分鐘,左右交替,上下結合,堅持壹周左右,就會感到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