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通俗的例子,大家都養過花,都知道花盆下面有個洞。如果把洞堵上澆水,花盆裏多余的水就不能及時滲出來,那些花就有可能爛掉。
這是水泛濫造成的脫發。這時候用單味茯苓就能直擊病機,解決脫發問題。
這個藥方不是我開的,是壹位老中醫嶽美忠先生的經驗,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用法:茯苓50-100g,研成細粉,每次6g,每日兩次,溫開水送服。要長期堅持服用,以發根為度。
古代醫書沒有說茯苓可以治脫發,那麽它治療脫發的原理是什麽呢?前面說了,有壹種脫發是因為水濕泛發,所以控水勢在必行,而茯苓最大的作用就是祛濕。茯苓脾氣非常平和,祛濕不傷正氣。可以吸走體內多余的、不必要的、無序的水分,無論是藏在腋下、額頭還是胸背部都可以刮出來,再通過下焦的方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所以很多人喝了茯苓水後,小便會更加頻繁。渾濁的尿液變得清澈,身體也會變得清澈。
茯苓既能泄又能補,利水泄濁,補益脾胃之氣。第壹,脾主肌肉,皮膚長在肉上,毛發長在皮膚上,所以毛發的營養還得從脾胃來。其次,脾主運化,脾虛往往運化較弱,容易濕。也就是說,脾虛往往伴有內生濕。這時候就要補虛消滯。
茯苓生來藏於土中,所以土裏土氣,所以能補脾胃,使脾胃之輪運轉,恢復脾胃運化的功能,更細微的水谷變化成氣血,少則成濕。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脾不好使呢?其中壹個主要原因就是營養太多。在很多人心目中,營養是個好東西,越多越好。現代人吃的太多太好太雜,逢年過節還要買各種營養品。這些東西堆積在體內無法代謝或代謝不完全,就成了垃圾,堵塞了脾胃的氣機。所以在中醫看來,營養最大的來源不是吃喝,也不是營養,而是人的脾胃。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是食品加工廠。脾胃好的,五谷雜糧是最好的營養,脾胃不好的,就算吃了山珍海味也沒用,因為根本吸收不了。總的來說,茯苓不僅是祛濕良藥,也是健脾良藥。它也是壹種非常好的食物和藥物。茯苓餅和茯苓餅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小吃,茯苓基本沒有味道。《藥歌》中提到,淡味入腑,清筋骨。這些溫和的藥物會起起伏伏。茯苓的藥性先升後降。它先升脾氣,然後下降水濕,使明確的楊燦流出上竅,濁陰可以流出下竅。身體壹口氣流來流去怎麽了?
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單用茯苓治療脫發並不是萬能的治療方法。只是針對水分過多引起的脫發,也就是西醫所說的脂溢性脫發,其他類型的脫發都不在治療範圍內。如何判斷?身體水分重的人:1,頭油重,總是濕頭發,油頭發,或者有頭皮屑,有明顯的瘙癢。?2.臉上也有很多油,看起來有光澤。?3、怎麽睡都睡不醒,早上起來感覺昏昏沈沈的,好像裹著壹條濕毛巾,整個人昏昏沈沈,昏昏欲睡,無精打采。?4、舌質肥厚,舌苔厚膩,舌側有明顯齒痕。正如嶽美忠先生所說,“禿頂的形成,多是由於水汽的泛濫,侵蝕發根,使其腐爛枯萎。茯苓能滲水而濕,而喝水滴而濕則有發生。”如果妳能確定妳的脫發是水濕引起的,就用茯苓和粉壹起吃,每天吃壹點,堅持壹段時間,水壹旦濕了,頭發就長回來了。同時妳會發現臉上的痘痘和粉刺也消退了,因為都是營養過剩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