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其肉、血、頭、皮都有壹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具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祛風濕的作用。黃鱔性味甘、溫,具有補中養血、治療體虛的功效。民間可入藥治療體虛、咳嗽、濕熱體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黃鱔頭燒成灰,空腹溫酒送服,可治女子乳核硬痛。其骨入藥,還治疥瘡,療效相當顯著。其血滴入耳中,可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鼻可治鼻出血(流鼻血);特別是外用,可以治療面癱、面癱。有人說“鱔魚是眼藥水”,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好。經常吃鱔魚有很強的滋補作用,特別適合體弱多病和產後的人。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中醫認為其具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的保健功能。
鰻魚血清有毒性,但毒素不耐熱,可被胃液和加熱破壞。壹般煮熟了吃也不會中毒。民間用鱔魚血治病是否是血液中的毒素作用所致,還有待進壹步研究。
黃鱔的血有毒。誤食會刺激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嚴重損傷神經系統,使人麻木,死於呼吸循環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