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明清時期都有哪些養生理論?

明清時期都有哪些養生理論?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後期。在這歷時5個多世紀的歷史階段,我國的養生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湧現了張介賓、高濂、曹庭棟等著名養生學家,並出版了《壽世青編》、《養生四要》、《修齡要旨》、《遵生八箋》、《壽養叢書》、《老老恒言》等養生專著,老年養生理論等進壹步完備。同時提出了養形術和中興術等養生方法。

①老年養生方法的完備

養老之法始於唐代孫思邈,宋代陳直根據前人的成果和自己多年的研究體會,撰成《養老奉親書》,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老年養生專著。該書對老年人的起居養護、飲食調治、用藥宜忌等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元代鄒鉉將《養老奉親書》多次刊行,並流行到日本、朝鮮等國,《四庫全書提要》對其評價極高。

明清時期,老年養生理論進壹步完備,其中最有影響的著作是高濂的《遵生八箋》和曹廷棟的《老老恒言》。《遵生八箋》對老人的四時順養、飲食調治、起居調理、藥物補養等都作了有相當深度的討論。

《老老恒言》的作者曹廷棟是清代著名的養生學家,他遵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格言,博覽眾書,提出對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簡便易行的養生方法,對老年人的安寢、盥洗、散步、晝臥、夜坐、衣、帽、帶、鞋、床、帳、枕、席、被褥、便器等逐壹分析宜忌,指導取舍。論述雖無驚人之處,然大都周詳切用。如“安寢”中,分段介紹如何就寢、睡時采取何種姿勢、手足如何放置、就寢時間,如何護頭、護肚、護肩頸等,皆論有法。這些方法既簡便易施,又行之有效。

明清時期有關養老術的著作還有:明代的《壽世保元》、《紅爐點雪》,清代的《長生秘訣》、《養真集》等。這些著作都以不同的角度討論了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

②養形術和中興術的倡導

明末著名醫學家張介賓,極力倡導養形術與中興術。張氏出身名門,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於天文、地理、史學、兵法均有知曉,中年後潛心醫學,對養生方法頗有研究。

明代以前的養生學家多註重精神對健康長壽的作用,而張氏在《景嶽全書·治形論》中則系統闡述了形體與精神、形體與生命的辯證關系,認為形體依賴精神生命的物質又依靠精血滋養而維持不衰,而養形主要在於保養精血。具體而言,壹方面要節制色欲,以防止精血的損傷;另壹方面要經常服食溫補精血的藥物。張氏所創的“全鹿丸”就是溫補精血的名方。

在《景嶽全書》中,張氏提出了“中興”的養生方法。所謂中興,就是加強中年時期的養生。張氏認為,人的衰老在中年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只是壹時尚未顯露,並且中年時期是人體由盛到衰、元氣逐漸衰弱的轉折時期。若能在此期間加強攝養、“再振根基”,就會給老年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如果中年時期不註意養生,則會加速衰老的到來。中年養生的關鍵在於恢復元氣。通過保養精神、運動形體、填補精血等方法,使趨於衰弱的元氣得以恢復,自可強身延壽。總之,我國的養生理論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在探索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道路上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對這些遺產,我們要努力去整理、挖掘和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為增強中華民族的體質、延長人類壽命發揮更大的作用。二、道教、儒教、佛教的養生方式

中華養生學除了與醫學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之外,還深受宗教、哲學、倫理道德及民風習尚的影響。在中華傳統養生文化中,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占據重要地位。它們不僅為中華養生文化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為中華養生實踐提供了獨具特色的養生方式,至今仍被人們所喜愛。

  • 上一篇:中醫減肥方法 3種減肥中藥材
  • 下一篇:排毒養顏膠囊適合哪些人群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