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如何制備煆燒明礬

如何制備煆燒明礬

幹明礬(煆燒明礬、烘烤明礬)

【來源】本品為三棱晶體礦物明礬或其他鋁礦,經加工精制而成。主要含有硫酸鋁鉀[Ka (SO4) 2.12H2O]。

【歷史沿革】漢代以前,有“燒”(治病的方子)和“煉”(經典)的方子。漢晉以後發展為“燒汁到底,煮之”(《肘皇後》)。“瓦上鐵中煮沸汁”(《濃縮註》)等方法。南北朝時有白子菜、巴豆、陳皮、皂角、五倍子(雷公)等輔料。唐以後又提出了鍛飛的方法,如“鍛”(顱經)。《飛馳而過》(李尚)。“細磨,放入砂鍋,用火煆燒半天。白如輕粉者,謂之枯礬”(引)。目前多以生用或煆用入藥。

[處理方法]

1.明礬取原藥材,去雜,搗碎或研磨。

2.從枯礬中取出幹凈的明礬,敲成小塊,放入煆燒鍋中,用猛火加熱至熔化,繼續煆燒至膨脹的散炮成為白色蜂窩狀固體,完全晾幹,停火,待涼,取出研成細粉。

煆燒明礬時,應壹次煆燒透,中間不得停火或攪拌。攪拌後表面溫度下降,結晶水不易去除,內部熱量不斷積聚,傳熱性能下降,局部溫度過高,使明礬呈褐色。制作枯礬時,往往會出現煆燒不完全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圓底鍋裏放了太多明礬。加熱後壺底明礬先融化,結晶水先蒸發,形成海綿狀的幹明礬,質地疏松,隔熱能力強。這種狀態壹旦形成,上層的液體明礬就很難獲得更高的溫度,結晶水不能及時蒸發,導致冷卻後出現“凍塊”。

【成品性狀】明礬為半透明結晶塊,無色、乳白色或微黃色。硬而脆(硬度2~2.5),密度1.757g/cm3,微氣,微甜澀。枯礬為不透明、白色、蜂窩狀或海綿狀固體塊狀或細粉,無晶體狀物質。身輕體松,手撚易碎,味酸。

【炮制作用】明礬和枯礬經過炮制後,其作用和功效是不同的。

①生明礬功效:擅長解毒殺蟲、清熱化痰、燥濕止癢。用於濕疹、疥瘡、癲癇、中風和喉炎。外用可解毒止癢,常制成散劑、洗劑、止咳制劑、註射劑。它在高濃度下具有腐蝕性,可用於治療翼狀胬肉、痔瘡和脫肛。例如痔瘡去除液。內服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如白金丸(普本)用於風痰過多所致的癲癇;壹種治療中風的疏涎粉(吉傑)。

②枯礬功效:酸寒性降低,嘔吐作用減弱,收斂、斂瘡、生肌、止血、防腐作用增強。可用於濕疹、濕瘡、耳厚、陰道瘙癢、慢性腹瀉、便血、崩漏、鼻衄、鼻息肉。枯礬制成粉末,用於治療乳糜性皮膚病和癢瘡。比如治療創傷和傷口的生肌散(準則)。

[抑菌及藥理作用]枯礬在180~260℃煆燒後對變形杜氏藻、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和綠膿桿菌的抑制作用與生品無差異,但在300℃煆燒後與生品在500~900℃有差異,抑菌作用明顯低於生品。180~260℃煆燒的幹明礬對兔眼結膜刺激較小。

根據常規方法煆燒的幹燥明礬溶液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和黴菌高度敏感。

過量的明礬會刺激胃黏膜,引起反射性嘔吐。當不被腸道吸收時,可使腸黏膜停止分泌,起到止瀉作用。外用稀溶液可消炎、收斂、防腐,溶液侵蝕肌肉,引起潰爛。煆燒幹燥後形成不溶性鋁鹽,口服後可與粘膜蛋白絡合形成保護膜,覆蓋潰瘍面,保護粘膜不受腐蝕,促進粘膜再生,並抑制粘膜分泌和吸附腸內異物。因此,枯礬消除了嘔吐作用,增強了止血和止瀉作用。外用可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蛋白質沈澱,從而減少創面滲出物,起到促進肉芽生長的作用。

  • 上一篇:馬齒筧是什麽
  • 下一篇:聲音嘶啞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