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對近年來我市下鄉活動的總結與思考

對近年來我市下鄉活動的總結與思考

對近年來下鄉活動的總結與思考

新形勢下,做好“文化科技下鄉”工作,是促進“三農”問題解決、密切黨群關系、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迫切要求。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壹條適合我市農村特點的“下鄉”之路,將“送教育下鄉”融入其中,創造性地將“下鄉”拓展為“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教育下鄉”。其活動越來越大,越來越深,方式越來越生動,效果越來越好,已成為我市“四大群眾文化品牌”之壹。

第壹,變“錦上添花”為“雪中送炭”,“有求必應”為“有求必應”

群眾需要的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花”只絢爛壹時,“炭”暖人心;群眾要的是優質商品和實惠,不是垃圾和不形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研,我們了解群眾的需求和迫切,重視實際,辦實事,求實效。不斷改變形式、內容、方式方法,把下鄉、科技致富、文化扶貧、健康促進、普法、教育扶持等政策結合起來,從最初的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從最初的走訪到經常入住,從零散的鮮花到對口幫扶,從各取所需。下鄉人數越來越多,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城鄉交流層次越來越深。

1,文化下鄉的改進方法

文化下鄉引導農村輿論,打消對“三農”政策的疑慮和疑慮,提高農村文明程度,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1),在農村的表現是壹年比壹年新。每年從全市各行各業抽調文藝精英,組織文藝宣傳隊,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國策文藝宣傳“思想上突出主題,內容上貼近人民生活,藝術形式上為農民所喜聞樂見,風格上雅俗共賞”。其演出每年達20余場,行程300余公裏,覆蓋每壹個鎮街,歷時半個月,節目20余場,觀眾近65438+萬。此外,還有春節、元旦、五壹、國慶等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活動。

(2)農村的書成為精神食糧。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組織圖書、報紙、廣播電視、電影、戲劇下鄉、進鄉村、進俱樂部、進學校。每年有300多人下鄉活動,將近654.38+000萬冊圖書送到家中,捐贈圖書654.38+0000多冊。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

(3)把農村的電影拍成“銀幕教材”。與企業聯姻,72支農村電影隊常年奔走於農村校園,每年放映電影7200余部,觀眾250余萬,放映優秀國產故事片400余部,農村科普電影100部。中小學愛國主義電影系列教育,送電影進校園,每個學生看4-5部優秀國產專題片。

2、科技下鄉拓寬渠道

種田需要科學,“雪中送炭”科學下鄉為農民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每年組織各類科技人員下鄉,多渠道送科技圖書、視頻、資料下鄉。組織開展科技聚、科技冬等多種形式的咨詢服務活動,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技術難題。結合農業科技推廣月的開展,組織18市級部門、15市級學會、300多名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平均每年組織科技博覽會150場,出動科普宣傳車150多輛,展示科普展板、櫥窗3000個,咨詢群眾約200人次。

3.完善衛生下鄉機制

健康下鄉為農民致富註入了新鮮活力。

動員醫務人員下鄉為農民防病治病。動員壹切力量給農村送去壹些藥品和醫療器械,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加強鄉村醫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其技術水平。廣泛開展“婚育新風”活動,宣傳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計劃生育政策和優生優育知識,提供計劃生育服務。利用廣播電視、報刊、街頭宣傳、咨詢等形式,向農民送藥,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平均每年下鄉20次,500多名醫務人員參加活動,制作展板400多塊,發放宣傳資料40萬份,咨詢群眾4000多人次,受益群眾近45萬人。

4.農村教育繼續深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農村教育是農村致富的關鍵。我市創造性地把送教師下鄉作為活動之壹,全年開展。

常年組織全市初中、小學、學前教育學科帶頭人、名師、優秀教師近100人到各鄉鎮特別是貧困山區支教、送精品班、示範班下鄉。平均每年派出100人次下鄉支教,指導山區教師近600人次,為農村中小學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秀的教學方法,以及優秀的教材和設備。鐘永紅、李莉等30名幼兒教師每年派教師到朱陽、付嘉、杜詩等地,80多節課,約24次。何德芬和30多名小學教師去付嘉、石門、鐘山等地,壹年30次左右,100多節課。包括陶勇在內的40多位中學教師每年去四面山、紫雲、東升等地35次左右,120場次。

第二,變“多下鄉”為“常下鄉”,“送教”為“訓建”

農村勞動者整體素質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農村文化、科技、衛生、教育水平的根本。在張開雙臂歡迎來自城市的文明成果的同時,廣大農村也在熱切呼喚更新知識、思想、觀念的建設力量。只有通過組織幾次集中活動

移動和動員人們幾次下鄉送東西,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願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致富問題。治本之道,變城裏人主動送,主動教,主動學,為農民所用。

1,把“多下鄉”改成“常下鄉”

農民主動學習、自覺使用的前提是變“多下鄉”為“常下鄉”,“下鄉”活動的制度化、經常化,要求在數量、內容、時間上“多”。“經常下鄉”要求把組織活動和機制建設結合起來,既抓當前,又抓長遠,通過有效的工作機制,確保“下鄉”在農村落地生根。

(1),對口支援全面開花。市委辦、市府辦、組織部、宣傳部、農辦、科協、移民局、民政局、教委等部門、企事業單位按照“五定”(定人、定定期、定量化、定指標、定結果)的原則,定點與災區、對口支援、長期幫扶。他經常深入四面山、鐘山、付嘉、柏林等偏遠鄉鎮,與對口貧困村組織生活、文化活動和談心活動,與當地村幹部和群眾壹起尋找貧困的癥結、致富的思路、項目和出路。形成壹個有效的機制,投入盡可能多的精力,送盡可能多的物資,住盡可能多的地方,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建盡可能多的設施。

移民局每年除了組織政府官員到中山塘口村發福利,還和治平的花圃村牽線搭橋。華普村每年都不定期的在向塘口村提供物資、種子、化肥、衣服、食品、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幫助。教委每年給對口村朝陽村提供正宗的教學幫扶,還幫助雙峰新建學校。

(2)文化下鄉時有發生。四大區元旦、春節文藝演出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並以其廣泛的知名度和鮮明的地域風格,逐漸成為“壹地壹特色、壹地壹風格、壹地壹品牌”的藝術格局。全市各鎮街參與度達到90%,形成了我要自己演,妳唱我上臺的局面。演出近30場,觀眾達50萬人。演出內容豐富,聲勢浩大,為節日營造了吉祥的氣氛,成為農民自己的真實表演。農民們親切地稱之為“常駐農村的流動藝術團”。

(3)教學活動不斷深化。每年從直屬學校選派20-30名骨幹教師到貧困山區支教壹年,實行輪崗制度,確保城市先進教育在農村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黨校幹部培訓部部長、壹中骨幹教師周、師範學校教研室副主任袁藝興等100多人,勇赴偏遠的東勝、四面山、鐘山支教,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帶到鄉村學校,成為鄉村教師身邊的良師益友。

(4)衛生隊逐村走訪。來自人民醫院、中醫院、衛生院、疾控中心的近100名業務骨幹組成衛生隊,深入農村開展農民健康體檢、咨詢和防病教育。各鎮街衛生院每月到各村衛生室指導檢查1-2次,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村衛生室的赤腳醫生整天在田間跑來跑去,農民在家就能享受到送貨上門的各種醫療服務。吃藥,打針,治病,方便又放心。

2.變“送教”為“育建”

農民自覺主動學習、自覺使用是“耕建”的目標,“送”“教”“用”“耕”“建”相結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培訓就是通過培訓等方式,培養和造就壹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建設就是在每個村建設農村文化、科技、健康教育基地。

(1)培養人才

人才是做好壹切的基礎,培訓是培養人才的途徑。

為農民培訓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作為評價各職能部門“下鄉”工作的主要依據和活動的主要方向,調動各方積極性。通過集中上課、現場講課、送出去學習、手把手教學等形式培養人才。依托江南職業高中農業實訓基地,開展村幹部教育,截至目前,中專畢業3703人。這些人回村後,對村裏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3年以來,根據市政府關於壹村壹名大學生村組建設的要求,與渝西學院、重慶市委黨校聯合開設了村幹部學歷教育大專班,2003、2004級共招生149人。村幹部把學到的技能傳授給群眾,起到了以壹帶十,以十帶百的作用。每年在鄉鎮、村社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350余期,科普講座20余場,推廣新品種10余個,傳播新技術近50項。此外,要搞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推廣科技致富的典型經驗,增強農民致富能力。

柏林鎮田萍七社社長陳仕德經過培訓,回家在山上放了300多只羚羊,年收入1000多元。像他這樣的人成千上萬。唐口等貧困村每年還選派農民到秀莊村、花圃村學習實用技術,培養壹批農村技術帶頭人。

教委每年邀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到#市、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基地、五大教研區進行新教材、課改培訓,每年達到2000多人次,每次4-5天。

(2)、施工基地

只有從陣地上加大建設,才能打破農村繁榮、小康生活的瓶頸。

為此,采取了財政、考核、部門捐贈、多方集資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投入。全市27個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每個村都建有農村示範圖書館。壹些城鎮和村莊有藏書超過500冊的圖書館。建立了100多個農民俱樂部、民歌隊、腰鼓隊。80%以上的村建立了廣播室、報刊閱讀欄和文化活動室。每個村都建了診所,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建立了50多個科技園區科技書店。成為農民學習技術、文化、信息、健身的有效場所。

市民政局為中山鎮雙鳳村每戶提供5000元幫扶,用於實施高山移民,兩年內完成,* * *扶持65438+萬元。這個村的貧困戶在中山鎮街建起了漂亮的樓房。並聯系重慶市慈善會為敬老院出資654.38+0.5萬元建設老年人健康活動中心,打造老年人娛樂世界。西部實施遠程教育,所有的城中村都有電視。3000萬元的遠程教育基金將惠及每個村莊的農村孩子。坐在教室裏,點點鼠標,就能看到和聽到北京等地的名師、特級教師的課。

第三,變“輸血”為“造血”,變“三農”為“三根”,培養壹支不去的隊伍。

“輸血”重在“送”,只能解燃眉之急。“造血”重在“修煉”,這才是長久之計。變“輸血”為“造血”,變“三農”為“三根”,關鍵是培養壹支不去的隊伍。

1,變“三農”為“三根”,增強農村造血功能。

“三根”不僅要使專業技術人員“永遠在農村”,還要在農村建立壹支文化、科技、衛生、教育隊伍。用幾年時間實現每個村至少有壹名法律專家,每戶有壹名科技管理員,每個村都要有符合標準的文化、科學和衛生活動設施,增強農村的“造血”功能。

“三根”工作是想農民之所想,盼農民之所盼,把文化、科技健康送到了堤壩和農戶家門口。只有把“三農”變成“三本”,才能把“輸血”變成“造血”。從而增強農村地區的“造血”功能。由於利用了廣大農民需求旺盛的群眾基礎,壹批初高中畢業生能夠接受農村新鮮事物的人才條件,以及農村鄉鎮壹批文化活動設施的物質基礎,效果顯著。

付嘉鎮貧困戶閆向社長學了壹些養殖技術,在富四公路附近養了200只小尾寒羊,壹舉脫貧致富。像他這樣的人到處都是。在送教師下鄉的過程中,很多鄉村教師迅速成長,開始向城市輸送。張延和其他農村教師將教師送到城市,為城裏的同事上課,共5次,20多節。

幾年來,受“濱江之夏”、文藝宣傳基本國策、四大片區巡回演出的影響,許多農民文化水平明顯提高,自發加入文藝演出。每年的“濱江之夏”都有農民專場演出,每年四大片區的演出都以群眾演員為主。他們以通俗的方式談論農民的重生,扮演農村生活,歌唱農業豐收。在壹些地區演出中,當地群眾演員也成為導演和策劃。各類群眾人才在這些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期農村的文化領袖。

沙坪壩區川劇劇院退休人員王駕林在鐘山老場開了梨園春劇院,這裏壹年四季都在唱川劇,古鎮永遠充滿音樂。中山文化人丁明星的明星茶館裏,高友們經常滿臉青春痘,撥弄琴弦。成為中山文化的壹道風景,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欣賞。農民小說家喜歡聽鏡子,從他們在農村的活動中吸取營養,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

2.“三農”與駐村工作的結合。

活動能在農民中“生根、發芽、開花”,離不開駐村工作的結合。它豐富了內涵,拓展了領域,豐富了“下鄉”的內容。

駐村工作隊成員在幫助當地居民梳理發展思路、引進幫扶項目的同時,廣泛組織開展“下鄉”活動。先鋒、柏林、杜詩等鄉鎮和街道每年都選派精英到村裏工作,推動各種農村問題的解決。

壹批有知識、有文化的機關幹部紮根農村,掛職或上崗,有力地改變了農村幹部結構,培養了壹批高素質的新型農村幹部。同時,“紮根鄉村”活動培養了壹批懂政策、懂法律、懂經濟的“明白人”。其中?許多人走上了村級領導崗位,為村級班子增添了新鮮血液。

形勢在變化,農民的需求在提高。如何與時俱進,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實踐中仍然需要以“農”為本,進行艱苦的探索和實踐。我們認為,只有把集中活動與經常性工作結合起來,把行政動員與機制建設結合起來,把服務農民與培養人才結合起來,不斷改進方法,完善機制,拓寬渠道,豐富內容,拓展領域,把工作制度化、經常化,才能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 上一篇:有毒藥物是
  • 下一篇:補鋅排行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