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部因素
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其中以風為主,常夾雜其他邪氣傷人,如風寒、風濕、風熱,或寒濕、風濕熱等邪氣。
(1)風邪、寒濕:由於生活和工作環境寒冷潮濕,如坐在濕地、在雨中涉水,或長時間在水下工作,或出入冷庫,或在多雨潮濕季節感受寒濕之邪。另外也可以受地域條件的影響,比如北方多冷,東南多濕,都可以是因為風邪、寒濕的侵襲。如張《論儒、善、痹》中說:“此病多在四時多雨,三、九月間,過濕而用土時發。還是水凝結的地方,努力的人,暴露在風雨中,睡覺的地方濕透了,麻痹從外面進入。”
(2)風濕熱之邪:外感風熱夾濕,或風寒濕痹,久化成熱,致風濕邪合,痹阻經絡關節。
2.內部因素
(1)作息不當:過度勞累,正氣受損,機體防禦功能低下,或工作後出汗,或出汗後沖冷水澡,外邪乘虛而入。
(2)體虛:體質虛弱,平時缺乏體育鍛煉,或病後、產後氣血不足,缺乏保健,外防禦弱,外邪乘虛而入。正如和畢所說:“皆因體虛、氣滯空虛、寒濕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