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北京有句老話:丸粉膏童丹仁堂;飲片鶴年湯。由此可見老店的名氣之大。同仁堂是清朝的“禦藥房”,鶴年堂與明朝關系密切。
現存於海寧堂的牌匾是眾所周知的。“鶴年堂”是明朝漢奸嚴嵩園的壹個堂名。學者嚴嵩,文筆好。他寫的“何念堂”二字,蒼勁凝重。牌匾上用金黑兩色書寫,讓人駐足流連。
嚴嵩晚年衰落後,此堂匾流入民間,被鶴年堂買下掛堂。從此,這三個字成了人們稱呼菜市口藥店的統稱。從那時起,鶴年堂藥店的聲譽也越來越好。
鶴年堂大殿左右兩側有匾額,分別是“調元氣”和“養太和”。這兩塊匾額是明朝英雄戚繼光所寫,這兩句話也包含了鶴年堂大藥房養生理念的精髓。
此外,堂內兩柱垂聯“欲養延壽”“兼收並蓄”為明代嘉靖年間彈劾嚴嵩的楊繼繩所作。同壹個鋪子裏,既有漢奸的筆跡,也有忠臣義士的筆跡。忠奸兩個絕對對立的個體的書法,卻能統壹起來,而且是如此和諧。確實是歷史上的壹段佳話,也為鶴廳年的名聲增色不少。
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和發展,鶴年堂的養生理論和方法日益豐富和完善,形成了集食物與營養、藥膳與中醫診療於壹體的綜合性中醫養生書籍。明朝嘉靖年間,鶴年堂先後開了五家分號,因此被稱為“五鶴飛天”。老店作為總店,還是在原來的北京菜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