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約100萬余,* * *共分五卷,每卷又分若幹章。第1卷為總論,全面總結了醫學的定義、基本理論和壹般方法,重點論述了人體結構、疾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創造性地將人體疾病分為腦科、內科、神經內科、胸科、婦科、外科、眼科等。詳細描述了各種疾病的原因和癥狀。第二個是藥理學。書中列舉的藥物多達670種,詳細描述了各種藥物的性質、功效和用途。過濾或煮沸水的蒸餾方法和制造酒精的方法也有記載。第三冊為病理學,其中對腦膜炎、中風、胃潰瘍的病因病理進行了科學分析。特別指出鼠疫、肺結節、麻疹、天花等疾病是由肉眼看不見的病原體引起的,致病物質(微生物)通過土壤、水和空氣傳播。第4卷處理各種熱病,流行病和外科癥狀。該書提出了流行病的預防和保健措施。第5卷是診斷;治療方法和配方。該書主張疾病的治療應與養生、藥物和手術相結合,並描述了切脈、觀察癥狀、檢查糞便和尿液等診斷方法。脈診有48種脈象,其中35種與中國晉代醫家王叔和所著《脈經》相符。中醫對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也在《醫學法典》中有所描述。還記載了膀胱結石和氣管結石的清除。詳細介紹了軟膏、丸劑、散劑、液體制劑和藥物的劑型、劑量和制備方法。《醫典》不僅總結了阿拉伯醫學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建立了系統的醫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