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其實就是壹種酶。大連職業大學營養師教研室主任羅冰說,“酵素”壹詞來自日本,是從臺灣省傳入中國大陸的。它的本質是酶,是壹種主要由蛋白質組成的營養物質。“酵素”只是“酵素”的壹個高大上的名字,欺騙了很多人。
羅冰說,我們體內都有酶,它確實是所有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沒有酶,人就會生病、衰老甚至死亡。但即使缺乏酶,也很難通過“吃”來補充。因為酶都來自蛋白質,所以它們具有蛋白質的微妙特性。即使喝壹公斤“水果酵素”,得到的蛋白質總量也只有0.2g,還不如吃壹個中等大小的蘋果。
因為酶經過消化道時缺乏保護,不能先過胃酸,會被胃酸消化變性。就算吃了那點酶,也發揮不了它的作用。因此,老年人不可能實現他們基於“酶”的保健夢想。
擴展數據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人體缺乏的酶可以通過口服來補充。
主要原因是消化。酶作為蛋白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變性,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腸粘膜細胞的氨肽酶的作用下幾乎完全分解成氨基酸,完全失去活性。
因此,在口服酶制劑中,只有酵母等改善胃腸消化的酶還能發揮作用,而那些需要通過血液循環進入體內的酶,不太可能通過胃腸道被吸收為活性原型。
在市面上的產品中,如果說酵素還有壹些用途的話,純酶制劑完全是商業謊言,因為目前所有的酶制劑(腸道消化酶除外)都需要註射才能發揮作用。
人民網——“酵素”其實是個“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