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發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是壹種以動脈血壓升高,尤其是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動脈血壓升高及其對心、腦、腎的損害。
本病中醫屬於“頭暈”、“頭痛”範疇。中醫認為,高血壓與肝腎關系最為密切。病因有三:憤怒、焦慮或長期精神緊張,可引起肝氣郁結、肝火發炎、風陽失調;暴飲暴食,脾胃受損,脾失健運,火灼津液,痰多。痰濁內生,擾肝風清竅;年老勞損或腎虛,肝失養,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上擾清竅。以上原因相互作用,使人體陰陽失衡,導致高血壓。
常見癥狀和原因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肝陽上亢伴有面紅耳赤,煩躁不安;陰虛陽亢導致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痰濕盛時,頭痛劇烈,胸痛悶悶,食欲不振,嘔吐吐痰。
病因分析和鑒別
艾灸對調節高血壓有很好的效果。艾灸後,部分患者血壓逐漸穩定,甚至恢復正常。部分重癥患者艾灸後血壓下降到壹定程度,可能仍有異常,但頭暈、頭痛、腿軟、失眠等癥狀的改善會很顯著。
艾灸取穴
主要穴位:風池、曲池、足三裏、太沖。
痰濕壅盛:內關、豐隆、陰陵泉。
腎陰虛:太溪、三陰交、神門
陽虛:氣海、關元
艾灸方案
塔灸
以上艾灸信息僅供參考。我希望妳很快康復。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