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凳也叫圓杵,是杵和墩結合在壹起的凳子,有“腰”和珍貴的材料,如紅木、楠木等。圓凳的凳面有多種變化,有圓形、海棠形、梅花形等。2.方凳的凳子大小不壹,最大的約兩尺見方,最小的壹尺。雖然整體外觀只是壹個“長方形”的凳子,但風格的變化卻讓人感覺“在無聲無息中運動”。比如明代的方凳,有的是同色,有的鑲嵌大理石,有的用絲繩、藤條編織軟芯,認為在炎熱的夏天坐上去清爽宜人。方凳可以搭配方桌和桌子,這在很多古代家具中是很重要的。3.最矮的那種凳子叫腳凳,也叫踏板,踩在腳下最符合它本來的功能。古人很聰明,在腳踏的基礎上設計了壹種凳子,叫滾凳。凳子中間有四根軸,可以旋轉按摩腳底。當時的學者壹邊寫文章,壹邊來回搓著腳。說了這麽多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