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在屯田的時候,為曹魏提出了可行的建議。1的事是興修水利,第二件事是搞軍營。而且,鄧艾還編著了《經濟河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詳細描述了如何挖河,如何興修水利。他認為興修水利是墾荒的基礎。有了足夠的水,土地才能肥沃,農業才能更好的發展,開墾才會事半功倍。那時候經常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食物和草非常重要。壹方面他們在淮南地區耕地,那裏有兵有糧。即使是戰爭最慘烈的時候,他們也不用擔心。
但在與曹魏作戰時,被鄧艾擊敗,損失非常慘重。後來被宦官陷害,失去了兵權。當時,他非常討厭宦官,所以他為劉禪效力,想除掉宦官。但最後事與願違。為了自保,他要求在垛裏種小麥,為下壹場戰爭養幹草,實際上是為了避免尋求自保。
兩人都是種地出身,最後結局卻不壹樣。首先,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他們都有種地的經驗,但姜維沒有種地的經驗。還有,他們兩個的目的不壹樣。鄧艾去屯田主要是為了解決邊境的糧草問題。他有意促進當地的農業發展。姜維不壹樣。他的首要目的是躲避迫害,次要目的是為伐魏和囤積糧草做準備。人們從來沒有想過修建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