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公元前1932-110),位於揚州東南部,是中國夏商周時期,華夏民族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壹個諸侯國。祖先是夏朝君主少康的私生子吳虞,大禹的直系後裔。越國、齊國、桂國、高國都是大禹後人分封的。
越揚州是世界九州國之壹,越二丫,越楊,越楊爺。
嶽,非國號,是揚州東南的地名。
吳越春秋時期就有大禹“環遊世界,歸大嶽”的記載。可見,古時候長江東南的揚州壹帶叫嶽,在吳越春秋時也記載了大禹在會上殺了逆風壹家,有示範信(登茅山以示中州諸侯,風來後斬之以示公,天下皆知於)。)
越國位於歐洲的山之南(陽)側,國君為司氏。蹄(載訓)以歐陽氏為氏,於氏由姚慈賜與大禹(姚曰:“於!為了留在這裏。”這被稱為余余,官方說這是常見的。封於為都督,管巡行十二部。)
越國主要以紹興王宇陵為中心。春秋末期,越國著名君主勾踐滅吳,勢力範圍壹度北至齊魯,東至東海,西至皖、淮、贛三省,占據東南。
公元前306年,越王北上伐齊,聽信田說客的錯誤,率軍掉頭攻楚,不料被伏擊身亡。結果越國分崩離析,各族子弟爭權奪利。有些是國王,有些是國王,他們住在長江南岸。東越南和福建越南都是他們的後代建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