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暑熱過後,暑氣逐漸消失,尤其是早晚,秋涼的感覺逐漸明顯。保健要幹燥防寒,同時要註意防暑降溫。“酷暑過後,才是真正的秋天,暑氣漸漸消失,但此時仍有暑氣。所以夏季節氣的特點是早晚降溫,秋季也是幹燥的。”福建省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師顏超表示,夏季養生要以滋陰、防寒、清熱解暑為主。顏超建議,入秋後晚睡晚起,每天多睡壹個小時,更有利於緩解秋乏。過早做早操是不可取的。出汗後要及時穿衣服,以免著涼。“秋高氣爽,可以適當爬山。為了保護陽氣,妳不應該過度疲勞。”他說。同時,顏超還表示,秋季容易出現腹瀉、咳嗽等疾病,尤其是兒童。壹些常用的藥物,如申思丸和保濟丸,可以在家裏制備。據顏超介紹,民間有壹種說法,可以用秋冬進補。夏天可以開始適當吃壹些溫補的食物,早晚可以抵禦風寒,增強體力,也有輕滲利濕的作用。比如羊肉、兔肉、雞肉等食物,加冬瓜、蓮子、桂圓、梨等壹起燉,效果更好。具體配方如下:原料:雞肉500g,新鮮龍眼肉20g,蓮子20g。做法:洗凈,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燉至雞肉熟透。功效:滋陰,雞肉桂圓性熱,加蓮子能清火。材料:兔肉500克,啤酒500毫升,梨200克。做法:兔肉洗凈切塊,梨切片,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加入啤酒壹起煮。功效:健脾益胃,還能預防秋燥。
上一篇:2013農歷10十月13晚上10: 20姑娘們,妳們看培養的發展。下一篇:養成了戒糖、少油、少鹽、少碳水化合物的“健康”飲食習慣後,妳還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