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提出養生之法:四性五味,藥食同源。所謂“四性五味”,就是食補分為四氣五味,要避開四季,充分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根據中醫理論,食物和藥物分為酸、苦、甜、辛、鹹、寒、熱、溫、涼五味。根據人體不同的體質特點和疾病的陰陽寒熱偏向,熱者為寒,寒者為熱,其實是瀉,虛則補,從而更好地調理五臟,扶正祛邪。這個理論和藥食同源理論壹起,可能就是四性五味理論另外,藥食同源理論似乎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涉及,在《本草綱目》中並不是第壹次提出,而是更加詳細,內容更加豐富。
上一篇:現代35發動機故障燈亮水溫慢慢上升。下一篇:麗水植物園的護士是免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