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生物控制的角度出發,在黃河中下遊地區應放流其他有經濟價值的水生生物,以增加物種,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3)根據生態系統中能量流的逐漸減少,可以得出B、D、A、C分別處於第壹、二、三、四營養級,再根據能量轉移效率=下壹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下壹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則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轉移效率= 15.9/65438+。
(4)沿岸人民在生產生活中也向九曲河排放了壹些環境激素類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沿食物鏈傳入人體,被靶細胞膜上的受體接受後會幹擾細胞的正常代謝,進而破壞人體的穩態。人體內環境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所以答案是:
(1)第壹營養級
(2)提高生態系統抵抗力的穩定性(或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3)11.3%
(4)食物鏈?受體蛋白(或糖蛋白)?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