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的生理狀態也會發生壹定程度的變化。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汗為心液”。夏季要早睡早起,註意養陽,以對應萬物生長趨勢。所以要避免出汗,“汗多”會傷陽氣。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生氣。
另外,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要采取不同的調養方式。
(1)如遇口幹咽燥、心緒不寧、手腳發熱,應減少戶外活動,飲食清淡;可以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魚類等食物,但要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之品。
(2)面色蒼白,老是犯困的人,要多吃壯陽食品,如羊肉、牛肉等。夏天,當世界欣欣向榮的時候,我們應該得到更多的陽光。
(3)愛出汗是氣虛的原因,應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五谷雜糧,以及山藥、土豆、大棗等來補氣。
(4)肥胖嗜睡的人要多運動,每餐不要吃得太多。
(5)經常頭暈、心悸失眠、手腳麻木是血虛的表現。可以多吃壹些補血滋補的食物,如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等。
(6)如果面色晦暗,口唇暗沈,容易出血,舌質發紫,或有瘀點,應避免濕氣的侵入,多吃桃仁、油菜等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7)如果在夏天感到暑熱難耐,面紅耳赤,心煩口渴,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西紅柿、蓮藕等。
(8)面色蒼白或蠟黃,情緒起伏較大的人,不宜因長夏後天氣漸熱而調息。多吃能行氣的食物,如橘子、橘皮、蕎麥、韭菜、茴香、大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