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水蛭,俗稱水蛭,是水蛭、水蛭、水蛭的幹燥體。水蛭入藥歷史悠久,早在我國《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具有抗凝破瘀的功效。中藥主要用於治療血栓、血管病、青光眼、血瘀、無名腫毒、淋巴結核等疾病。分類學上屬於環節動物,水蛭,藥用價值為齒顎類,分為水蛭和水蛭幾個種類。水蛭是中藥寶庫中的傳統中藥,水蛭的藥理特性在《神農本草經》中早有記載。在中藥中,水蛭主要是曬幹加工後入藥。性平,味鹹苦,微毒。功能破瘀通經,主要用於血瘀閉經和瘀積癥。壹、水蛭在醫學上的重要性20世紀50年代,壹位名叫麥克瓦特的英國化學家克服壹切困難,終於發現了壹種神秘的物質——水蛭素。水蛭中水蛭素的含量很少,卻有奇效。僅僅幾微克就會讓血液無法凝結。水蛭叮咬人體後能持續吸食人血,這就是水蛭素在水蛭口中釋放的原因。目前,從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已經在醫學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臨床試驗,具有解除動脈臂痙攣、降低血液粘稠度、擴張血管、增加血液循環、促進滲出物吸收的作用。因此,水蛭素被廣泛用於治療高血壓、心肌梗死等疑難雜癥。在生物化學中,水蛭素可用於人凝血酶的定量分析。隨著現代醫學對水蛭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國內外對水蛭的需求逐漸增加,而野生資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來已成為世界緊俏中藥材之壹。因此,英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都在致力於人工繁殖和育種技術的研究。英國在上世紀80年代成立了水蛭科學家協會,同時成立了生物制品公司。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醫學水蛭研究中心每年飼養水蛭超過654.38+0.5萬只,已經形成了壹個獨特的產業。人們發現,除了活水蛭和水蛭加工成的藥物外,水蛭提取物還可以制成療效極佳的美容藥物。目前,該中心每年向美國、西班牙等國家銷售大量相關產品和活水蛭。在我國,對水蛭的研究也已起步多年,水蛭的自然發育規律和生長習性、水蛭的自然和工廠化養殖、水蛭和水生植物的高效養殖模式等研究已初見成效。二、保護水蛭野生資源的迫切性在中國,水蛭作為壹種傳統中藥,從來就不短缺。水蛭是壹種生物,其生長繁殖與自然氣候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水蛭作為壹種野生藥用資源,是壹種可再生資源,但其生長強度和繁殖率並不是無限的。例如,江蘇省是水蛭生產大省。其中洪澤湖和高郵湖、金湖、射陽、鹽城、贛榆開發較早。90年代初,它們是中國水蛭的主要商品供應基地,江蘇年產量壹般在50-100噸之間。但近幾年普遍反映收不到貨,產量約為15噸。由於國內外對水蛭的需求量很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國內湧現出很多生物制藥,導致野生資源銳減。由於數量的減少和需求的增加,水蛭的收購價格壹再上漲。目前市場價格已經達到180-200元/斤,有時甚至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因此,保護現有的野生水蛭資源迫在眉睫。三、水蛭人工養殖的必要性近年來,水蛭資源日益枯竭。第壹,因為不斷上漲的收購價格,人們被驅使去亂捕魚。二是環保意識薄弱,破壞和汙染了水蛭的生存環境。人工繁殖就是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滿足水蛭的生物學要求,使其盡快增重,繁殖更多後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比以前更高,物質生活的提高,特別是對保健的誤解,心血管疾病正在上升為人類死亡的第壹殺手。從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有望成為這種頑疾的克星。醫學科學揭示,水蛭素在人類保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醫學上對水蛭素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不可能通過自然資源的再生來解決這壹矛盾。目前野生水蛭資源逐年減少,必然導致原料價格上漲。由此導致的藥價飛漲,會讓很多患者失去治療疾病的機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為了彌補這壹自然資源的不足,保護珍貴而有限的野生資源,人工養殖水蛭勢在必行。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人工養殖水蛭創造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水蛭的人工養殖不僅有助於人類保健,而且不失時機地保護了野生種源,維護了生態平衡。這種特色養殖業對繁榮地方經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民致富具有重要意義。水蛭人工養殖的可行性野生條件下的水蛭,只要有基本的生存環境,就可以生存繁衍。根據國內有關專家多年的觀察和研究,對水蛭的種類、習性、食性和飼養方法有了進壹步的了解,摸索出了壹套較為完整的飼養方案,保證了水蛭人工飼養的成功。水蛭是雜食動物,生長速度很快。如果在廢魚塘中稍加改造,壹些符合要求的低窪農田、湖濱灘塗也可以進行人工養殖。水蛭養殖池人工開挖,要求比魚塘低,土方開挖少,是投資少,效益高的農村副業。水蛭養殖周期為壹年半,最大個體可達65g,平均約35g-50g,畝產可達100kg以上。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每畝產值不低於18000元,純收入可達10000元以上。可見人工養殖水蛭需要的投入很少,養殖技術也不是很復雜,但卻能見效很快。其成品在國內市場需求量很大,也是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五、水蛭的自然生長習性和地理分布水蛭約有500種,大部分生活在淡水中,少數生活在鹽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大多數種類的蛭形生物半寄生生活,壹些種類在幼年時捕食,成年後過著吸血的生活。水蛭吃的宿主往往是壹種,而不是壹種動物。比如像醫用水蛭壹樣的水蛭,喜歡吸所有脊椎動物的血。水蛭的嘴端位於前吸盤的中央,有壹個外翻的吻,肌肉發達。口中有三個帶細齒的三角顎,吸血後在宿主皮膚上留下壹個“Y”形切口。水蛭吸血後可以停止進食幾個月,醫用水蛭科的水蛭不進食甚至可以活壹年半。蛭形類感覺器官發達,上皮層有成簇的感覺細胞,具有觸覺和化學感覺功能。體前部2-10眼內有感光細胞,表皮內神經末梢遊離,具有溫度感知和觸覺功能,能迅速察覺水中溫度的細微變化,從而迅速找到宿主。生物種群的存在是自然界長期選擇的結果。緩流的溪流、溝渠、坑塘、水田、沼澤、湖邊、溫潤的草地,都是水蛭樂於棲息、覓食、生子的地方。酸性水質和湍急的河流不分布。在壹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水蛭充滿活力。水幹涸後,壹些物種可以潛入底部淤泥中打洞,失重40%也能存活。水蛭經過橫向切割後可以從骨折部位長成兩個新的個體。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水蛭主要在體表交換氣體。壹些物種有鰓,例如水蛭科的鰓水蛭,它有囊狀的鰓。因為是體壁的延伸,不具備鰓的完善功能。在水中,水蛭通過收縮和伸展身體在波浪中遊動。在陸地上,它通過前後吸盤的交替附著和身體縱肌、環肌的拮抗收縮進行尺蠖式的遷徙,動作敏捷。幼水蛭以浮遊生物為食,但不吸血時以小昆蟲、蠕蟲、蝸牛的幼蟲為食,也吃泥巴腐殖質,所以食性雜。當水蛭吸食人和動物血液時,抗凝血劑水蛭素首先從吸盤中釋放出來,宿主血液被成功吸食。水蛭生命力很強,在適應環境的區域都能找到它們。在我國,水蛭主要分布在北緯32° ~ 38°之間的湖泊和支流,這是水蛭最適宜生長的範圍,如江蘇的太湖、洪澤湖、高郵湖、微山湖,尤其是淮河以南的大江大湖。在野外條件下,從孵出幼體發育到成蟲需要4-5年。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於餌料豐富,溫濕度條件適宜,可明顯縮短生長發育時間,壹般僅需2-3年。
上一篇: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這些兒童用藥“雷區”,千萬別踩下一篇: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