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壹位院士,壹個人帶領壹個團隊去幫助中國貧困鄉村的窮人達五年之久。在拒絕企業拿出十億元購買他的專利後,他把“無農藥防病”的專利免費送給了農民。其他人問他為什麽不呆在國外,寧願放棄高薪回家。他回答說:“不管外國條件有多有利,為他人、為祖國和家鄉做事情比任何事情都更有意義。”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院士。正是這位院士在《Nature》等學術期刊上發表了200多篇科學論文,獲得了20多項發明專利,獲得了18項重大獎項。然而,在中國工程院於2015年確認瀾滄的定點扶貧工作後,他自願帶領團隊前往雲南瀾滄拉祜族雲山村。
當時,雲山村是中國最貧困的村莊之壹。只有泥墻土地和到處漏風的茅草屋。這樣惡劣的環境使得過去來幫忙的人無壹留下,但是朱院士留下來了。朱院士考察該村後發現,當地生態種植環境良好,貧困只是村民種植不當造成的。四年來,朱有勇院士團隊已經在瀾滄舉辦了壹系列技能培訓課程,包括冬馬鈴薯、畜禽養殖、早冬蔬菜、林下三七、中藥種植等,學員1500多人。
解決了農產品種植問題後,朱院士沒有忘記幫助農民解決市場問題。通過***同努力,將向當地農民普及電子商務知識。這也是第壹次在扶貧工作中引入電子商務課程。隨著新電子商務公司的加入,瀾滄的新型農貿商品現在已經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高速列車,直接從山區通往全國各大城市。同時,科技扶貧體系也建立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閉環。
由於朱院士五年來的辛勤工作,瀾滄縣的貧困率從2015年的41%下降到今年的近3%。朱院士看到村民擺脫貧困後非常高興,他說:我選擇在農村紮根的原因是為了把我的科學成就帶給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