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精棉:急救前用來給雙手或鉗子等工具消毒。
2.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被感染。
3.0.9%的生理鹽水:用來清洗傷口。基於衛生要求,最好選擇獨立的小包裝或中型瓶裝的。需要註意的是,開封後用剩的應該扔掉,不要再放進急救箱。如果沒有,可用未開封的蒸餾水或礦泉水代替。
4.消毒紗布:用來覆蓋傷口。它既不像棉花壹樣有可能將棉絲留在傷口上,移開時,也不會牽動傷口。 5.繃帶:繃帶具有彈性,用來包紮傷口,不妨礙血液循環。2寸的適合手部,3寸的適合腳部。
6.三角巾:又叫三角繃帶,具多種用途,可承托受傷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處等。
7.安全扣針:固定三角巾或繃帶。
8.膠布:紙膠布可以固定紗布,由於不 *** 皮膚,適合壹般人使用;氧化鋅膠布則可以固定繃帶。
9.創可貼:覆蓋小傷口時用。
10.保鮮紙:利用它不會緊貼傷口的特性,在送醫院前包裹燒傷、燙傷部位。
11.袋裝面罩或人工呼吸面膜:施以人工呼吸時,防止感染。
12.圓頭剪刀、鉗子:圓頭剪刀比較安全,可用來剪開膠布或繃帶。必要時,也可用來剪開衣物。鉗子可代替雙手持敷料,或者鉗去傷口上的汙物等。
13.手電筒:在漆黑環境下施救時,可用它照明;也可為暈倒的人做瞳孔反應。
14.棉花棒:用來清洗面積小的出血傷口。
15.冰袋:置於淤傷、肌肉拉傷或關節扭傷的部位,令微血管收縮,可幫助減少腫脹。流鼻血時,置於傷者額部,能幫助止血。
備有急救藥品
盡管家中尚未發現冠心病人,但只要有老人就應該備有抗心絞痛的藥物,以防萬壹。常用藥還包括治療感冒、發燒、腹瀉、牙痛的藥物。此外,還須有壹些外用藥,如眼藥膏、傷濕止痛膏以及處理小的外傷的用品。
藥箱應根據家庭成員的年齡、健康狀況、季節來配備:春天備些抗過敏藥,夏季備些中暑及防蚊蟲叮咬藥,秋天備些止瀉藥,冬季備些防治感冒、哮喘、胃病的藥品。藥箱中還應該有壹些常用的小器械,如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等。
2.青少年急救知識有哪些
最基本的急救知識包括心肺復蘇術、氣道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創傷急救四大基本急救技術(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等內容。但是對青少年而言,除了這些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術外,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對危險的正確識別、如何避難避險、如何自救、如何正確撥打各類報警電話等等這些內容實際和有意義。
青少年時期是急救普及教育的啟蒙時期,但是如果此時連自救也做不好,那麽互救也就無從談起了。
3.戶外運動意外急救知識有哪些
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話,難免會發生壹些意想不到的傷害,如何預防這些意外的發生,在意外發生之後,如何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是驢友們不容忽視的問題。
壹 戶外運動常用藥品 1 預防感冒:頭孢氨芐片 速效傷風膠囊。 2 預防腹瀉:氟哌酸膠囊。
3 預防中暑:人丹,風油精,霍香正氣水。 4 預防創傷:碘伏,雙氧水,繃帶,膠布,消毒紗布,消毒棉簽,去痛片,雲南白藥 。
5 預防過敏:息斯敏。 另備:驅蚊油,清涼油。
二 清創步驟 1 清潔傷口周圍皮膚。 2 雙氧水反復沖洗傷口。
3 徹底止血(a 壓迫止血 b 冷敷)。 4 清除異物和失活的組織。
三 繃帶包紮 1 包紮原則 a 包紮的部位必須清潔幹燥,對皮膚皺襞處如腋下,腹股溝等,用棉墊或綿紙間隔。骨隆突處應用棉墊保護。
b 進行包紮時,應使病人坐臥舒適,扶托患肢,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暴露包紮的部位 。 c 不用潮濕的繃帶,以免幹後收縮過緊,影響血液循環。
濕布還可 *** 皮膚並造成感染。 d 由近心向軀幹包紮,繃帶平貼包紮部位,繃帶勿落地汙染。
e 用力均勻,不可太松以免脫落,太緊影響血液循環。指(趾)端最好露在外面,以觀察肢體血液循環情況。
f 每周繃帶應壓住前周繃帶的1/2或1/3,以達到充分固定並節省繃帶。 g 包紮完畢,再環行兩周用膠布或撕開帶尾系法固定;也可用安全別針固定。
但應註意,結扣或別針應放在肢體的外側面,不可固定在傷口敷料上,骨隆突處或病人坐臥時壓著的地方。 2 基本包紮法 a 環行:在包紮原處環行纏繞,後壹周將前壹周完全遮住。
用於各種包紮開始及結束時作固定帶端以及包紮額,項,腕等處。 b 螺旋形:螺旋狀纏繞,後壹周遮蓋前壹周的1/3至1/2。
用於周徑近似壹致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軀幹及手指等處的包紮。 c 螺旋反折形:在螺旋形的基礎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
用於包紮周徑不壹致的小腿和前臂 d “8”字形:按“8”字的書寫途徑包紮,交*纏繞,每周遮蓋前周的1/3至1/2。用於肩,肘,膝,髖等屈曲關節和鎖骨骨折 e 回返形:主要用於包沒頭頂和殘肢端。
從中間開始,分別向左右或前後壹連串回返包紮,直到將該部全部遮蓋為止 四 骨關節骨折 1 骨折的專有體征 a 畸形 b 異常活動 在肢體沒有關節的部位,骨折處發生異常活動 c 骨檫音或骨檫感 骨折斷端相互磨檫時,可感到骨檫音或骨檫感 以上三種骨折的專有體征,只要發現其中壹種,骨折即可確診 2 骨折的壹般表現 a 疼痛和壓痛 b 腫脹和瘀斑 c 功能障礙 3 骨折急救原則:搶救生命 妥善處理傷口 簡單而有效的固定 安全迅速地轉移病人 a 了解傷情:對有骨折或可疑骨折的病人,應先了解傷情,重點檢查,註意有無顱腦,胸腹部的合並傷及休克。檢查時動作輕柔,穩妥,不要因檢查而加重損傷。
了解傷情後,首先搶救危及生命的損傷,處於休克者應抗休克,有條件應立即輸液。對合並顱腦傷昏迷的病人,註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盡量減少傷員搬動,以免加重損傷和增加病人痛苦。 b 傷口處理:對開放性骨折傷口,最好用無菌敷料包紮傷口,若現場無無菌敷料,可用認為最清潔的布類包紮。
骨折斷端外露者,現場不能復位,以免造成傷口內的汙染,自行回復者,應向醫生說明使其重視。對大血管損傷包紮不能止血者,可用血管鉗鉗夾止血及結紮,或用止血帶,上止血帶肢體遠端血運完全被阻斷,必須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
c 骨折固定:固定要簡單易行,不要求骨折復位,但對嚴重畸形或骨折斷端頂壓皮膚,肢體遠端有循環障礙者,可緩慢用力沿長軸方向牽拉肢體,以解除嚴重畸形或對皮膚的壓迫,肢體遠端循環改善後,才進行固定及搬運。固定材料最適宜用特制夾板或牽引架,否則就地取材,如木棒,木板等。
若現場無適當固定物時,可將骨折的上肢固定於胸壁,下肢壹側骨折同健側肢體固定在壹起。對脊柱骨折病人應註意搬運方法,若搬運不當,可加重脊髓損傷,即使脊髓無損傷,亦可導致損傷。
搬運時需2到3人將病人平托在木板上或翻滾到木板上。搬運時必須保持平直,禁止扭曲。
對頸椎骨折病人,必須壹人用兩手托住頭部,保持與軀幹長軸壹致,隨軀幹相應的轉動,以防頸椎過伸,過屈和旋轉。平臥於木板上,頭頸兩側用軟物墊好,限制頸部各方向活動。
五 顱腦損傷 壹般頭皮外傷清創後繃帶包紮就可。若出現有頭痛,惡心,嘔吐,躁動不安等,提示有顱內出血,為繼法性昏迷的前兆!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擔架護送到醫院,途中有條件可頭部放置冰塊冷敷,減輕出血。
六 胸部損傷 1 肋骨骨折;單處肋骨骨折,繃帶固定胸壁,止痛,防止並發癥;多根多處骨折,因反常呼吸嚴重影響呼吸和循環功能,其急救的首要措施是控制反常呼吸,可用厚敷料胸外固定浮動胸壁。 2 損傷性氣胸:胸部損傷時,空氣由胸壁傷口,肺和支氣管破裂處進入胸膜腔。
可分為閉合性,開發性和張力性。 a 閉合性氣胸 小量,逐漸吸收後可自行痊愈。
肺壓縮〈30%壹般僅有輕微疼痛。大量空氣進入胸膜腔時,須立即送醫院行胸腔穿刺抽氣,或行胸腔閉式引流術,使肺及早擴張。
b 開放性氣胸 首先應迅速封閉胸壁傷口,使開放性氣胸變為閉合性氣胸。現場急救時無無菌敷料,可利用布料,毛巾等暫時覆蓋,有。
4.戶外急救知識有哪些
就是在戶外遇到事故時,應沈著大膽,細心負責,分清輕重緩急,果斷實施急救方法;先處理危重病人,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在同壹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處理局部;觀察現場環境,確保自己及傷者的安全;充分運用現場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來協助急救。
壹、處理前觀察
在做具體處理前,需觀察患者全身,並掌握周圍狀況。判斷傷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尤其要註意臉、嘴皮、皮膚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出血、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仔細觀察骨折、創傷、嘔吐的情況。
隨後,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尤其對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況,不管有無意識,發現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在觀察癥狀的變化中,遇癥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現場要盡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救護人員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二、觀察後處理
在活動中發生的外傷或突發病況有很多種,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的急救方法加以應付。
維持呼吸道暢通在做急救處理時,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若患者意識昏迷,需註意確保呼吸道暢通,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臉色發青需擡高腳部,而臉色發紅者需稍擡高頭部,有嘔吐感者,需讓其側臥或俯臥為宜。
三、處理完畢後
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師之前,需對患者進行保暖,避免他消耗體力,以使癥狀惡化。接著聯絡醫師、救護車、患者家屬。原則上搬運患者,需在充分處理過後安靜地運送。搬運方法,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在搬運中,患者很累,要適度且有規則的休息,並隨時註意患者的病況。
現場搶救時間緊迫,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壹要遵守急救原則,二要抓住重點,迅速按正確步驟檢查患者。
5.戶外急救有哪些技巧
行囊中的應急小寶貝:報紙 戶外活動時,報紙的重要作用是眾人皆知的,千萬不要隨意扔掉呀。
妳看,保暖、消遣、當夾板、點火、驅蟲,功能齊全,出門在外隨身帶,自救互救真方便。 保暖:運動就會出汗,尤其是在大運動量的戶外運動後。
出汗可以使衣服潮濕,休息時,被風壹吹,會帶走身體的熱量,不僅增加寒冷程度,粘在身體上的濕衣服還讓人行動不便,這是出遊人最常見的、難以避免的頭疼事。 戶外運動是壹項體育運動,本身就消耗大量的體能,所以出遊者壹般都是輕裝上陣,不可能帶很多套衣服供隨時更換。
盡管現在不少的戶外裝備廠商研制了防潮、通風、保暖的衣料來解決出汗帶來的問題,但價錢昂貴。那麽,報紙就是解決這個矛盾最簡單、最經濟、最應急的方法。
用報紙來保暖效果非常可靠,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將報紙前後貼身鋪平就可以。報紙致密性強,擋風效果很肯定,相當於多穿了壹件保暖內衣。
出汗後,報紙會吸附汗液,而不至於使衣服沾濕。輕輕地將已經潮濕的報紙取出,在空氣中抖幹,再次使用就可以了。
6.急救的基本常識有哪些
1。
緊急止血在發現出血情況後,要及時找出傷口,解開或剪開傷者衣物以觀察傷口。若發現傷口上有臟物或碎片,應盡量清理掉。
清理時,註意不要誤壓碎片,造成二次受傷。然後進行緊急之學,常見的止血方法有:(1)包紮止血此方法適用於無明顯動脈性出血。
小創口出血,有條件時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局部,再用消毒紗布覆蓋創口,繃帶或三角巾包紮。無條件時可用冷開水沖洗,再用幹凈毛巾或其他軟質布料覆蓋包紮。
如果創口較大而出血較多時,要加壓包紮止血。(2)指壓法止血用於處理較急劇的動脈出血。
手頭壹時無包紮材料和止血帶時,可用此方。具體做法是:手指壓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的鄰近骨頭上,阻斷血運來源。
方法簡便,能迅速、有效地達到止血目的,但也有壹個缺點,就是止血不易持久。(3)止血帶法止血如果是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而且從運送傷員方便考慮,應當使用止血帶。
沒有止血帶時,用橡皮帶、寬布條、三角巾、毛巾等替代均可。但是,止血帶只能用於手、腿,且必須有1。
5英寸(約3。81厘米)寬,否則會導致傷者受傷。
2。骨折發生骨折的處置方法是:(1)不要急於搬動病人。
(2)開放性骨折或發生出血時,應馬上進行止血、消毒和包紮,避免病菌侵入骨髓引起骨髓炎。(3)用夾板或樹枝、木棍等物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厚紙板、雜誌等也可以利用。
(4)固定物不要接觸傷處,應該用棉花或布料等柔軟物品墊在中間。 (5)頸、脊柱或腰部骨折,要讓傷者躺在木板上,再在其頸部或其他受傷部位用軟布或毛巾綁紮安定好傷部。
以上幾項工作完成後,即可小心安全地將病人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