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依地酸鈉簡介

依地酸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藥品說明書 2.1 依地酸鈉的別名 2.2 依地酸鈉的藥理作用 2.3 藥代動力 2.4 適應癥 2.5 依地酸鈉的用法用量 2.6 依地酸鈉的不良反應 2.7 註意事項 2.8 規格 1 拼音

yī dì suān nà

2 藥品說明書 2.1 依地酸鈉的別名

依地酸鈣鈉 , 依地酸鈉

2.2 藥理作用

能與多種金屬結合成為穩定而可溶的絡合物,由尿中排泄,故用於壹些金屬的中毒,尤其對無機鉛中毒效果好(但對四乙基鉛中毒無效),對鈷、銅、鉻、鎘、錳及放射性元素(如鐳、鈈、鈾、釷等)均有解毒作用,但對鍶無效。依地酸或依地酸鈉由於易與鈣絡合,靜註時(特別在靜註速度快時)能使血中遊離鈣濃度迅速下降,嚴重者引起抽搐甚至心臟停搏,因此不用為金屬解毒劑。本品能與多種金屬離子相結合,生成穩定的水溶性的金屬絡合物。臨床上凡是穩定常數大於鈣的金屬,皆可取代鈣而與依地酸結合,形成絡合物。本品對鉛的絡合作用最強,在兒童急性鉛中毒腦病用藥後,尿中鉛元素的排泄量增加20~60倍。

2.3 藥代動力

本品與汞的絡合力不強,很少用於汞中毒的解毒。胃腸道吸收差,不宜口服給藥。靜註後在體內不被破壞,迅速自尿排出,壹小時內約排出50%,24小時排出95%以上。僅少量通過血腦屏障。口服胃腸道吸收差,壹般口服吸收量僅為總攝入量的4%~5%。肌註給藥吸收迅速完全,臨床多用靜註。靜註後恍分布至全身體液,但不進入紅細胞內,且由於藥物屬水溶性,故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也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註射給藥後,藥物很快自血漿中消失。進人體內的本品絕大部分(約90%)以原形由尿中排出(約有0.1%隨呼出氣的CO2排出),24h排出95%

2.4 適應癥

治療急慢性鉛中毒有肯定療效,也治療銅、錳、鉻、鎳、鉆和銅中毒。在急性鉛中毒,靜脈點滴給藥後,鉛絞痛多在12~24h內減輕或消失,尿排鉛量增加,肝腫大、貧血等也逐漸消失。在慢性鉛中毒用藥後尿排鉛為治療前的數倍至數十倍,臨床表現明顯改善或消失。

2.5 依地酸鈉的用法用量

以短程間歇療法為原則,長期連續使用則排毒率低,副作用大。(1)肌註或皮下註射:每次0.2~0.5g,1日2次,每次加2%普魯卡因2ml。(2)靜滴:每次0.5~1g,1日2次,用生理鹽水或5%~10%葡萄糖液稀釋成0.25%~0.5%濃度,總劑量不宜超過30g。(3)口服:成人每次1~2g,每日2~4次。(4)局部用藥:0.5%溶液於每晨作電離子透入1次,然後每0.5~l小時滴眼1次,每晚結膜下註射1次,治眼部金屬異物損害。壹般以連用3天休息4天為壹療程,註射壹般可連續3~5個療程。必要時,可間隔3~6個月再重復。以靜滴療效最高。

2.6 不良反應

本品是壹個較為安全的藥物。部分病人用藥期間可出現頭暈、乏力、腹痛、惡心、關節酸痛等。長期應用還可能引起尿頻、尿急、口角炎、皮炎、寒戰等所謂"過多絡合癥"。可能是因為體內壹些微量金屬元素也被絡合,從尿中排出增加。大劑量能引起中毒性腎病,壹般停藥後病變迅速恢復。嚴重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須立即停藥。此外,肌註產生局部疼痛,靜脈註射高濃度的溶液易引起栓塞性脈管炎。為減少或避免發生不良反應,用藥時應註意:①劑量以2g/d以下為宜;②用藥過程中定期檢查尿常規;③同時服用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6。

2.7 註意事項

(1)部分病人可有短暫的頭暈、惡心、關節酸痛、腹痛、乏力等反應。(2)大劑量時可有腎小管水腫等損害,用藥期間應註意查尿,若出現管型、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甚至少尿或腎功能衰竭等,應立即停藥,停藥後可逐漸恢復正常。(3)如靜註過快、血藥濃度超過0.5%時,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4)個別病人於註入48小時後可出現全身反應,癥狀為疲軟、乏力、過度口渴、突然發熱及寒戰,繼以嚴重肌痛、前頭痛、食欲不振等。也有報告出現類組胺反應和維生素B6缺乏樣皮炎者。(5)對鉛腦病的療效不高,與二巰丙醇合用可提高療效和減輕神經癥狀。治療鉛腦病及腦壓增高病人,應避免給予過多水分,可由肌內給藥,同時給予甘露醇等脫水劑。

2.8 規格

片劑:0.5g 註射劑:0.2g/2m1,1g/5ml 滴眼劑:0.5%

  • 上一篇:巫師2中難度戰鬥操作總結
  • 下一篇:皮膚過敏能用蘆薈膠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