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老河口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老河口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旅遊景點分布廣泛,包括自然風景名勝和文化遺址。它也是湖北北部的門戶城市。當地旅遊業十分豐富和發達,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下面是詳細介紹。

1、李宗仁總司令部舊址(老河口市博物館)

1939年,抗日戰爭處於最嚴峻、最殘酷、最關鍵的時期。從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整體軍事形勢分析,愛國將領李宗仁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移駐老河口。1939年秋至1945年3月,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在老河口地界壹待就是6年。"李宗仁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以下簡稱 "舊址")位於老河口市北京路東側。原建築為壹井三院,前院中心為典型的北方民居,磚木結構,後院為歐式磚木結構。現建築面積824平方米,總面積2530平方米。恢復了高級將領軍事會議室、李將軍書房和臥室、侍從室、接待室、調查室、機要室、作戰室等。

2、梨花湖(王福洲水電站)

梨花湖面積332.6平方公裏,核心景區面積42平方公裏。梨潛漢江第壹幹流電站截流後,王福州電站形成了壹望無垠的水面和豐富的濕地景觀。梨湖是省政府命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波光粼粼,旖旎典雅,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梨湖景區是集觀光、度假、療養、娛樂、休閑為壹體的綜合性景區。

3、馬沖水庫生態旅遊區

馬沖水庫生態旅遊區水面面積1700余畝,總庫容1871萬立方米,集雨面積2.15平方公裏,總長1417米。將建設自行車環線綠道、外環半程馬拉松賽道、綜合服務區、現代農業園區、景觀綠化區等景觀和休閑設施,成為浪漫騎行的聚集地、市民自駕遊的露營地、健康娛樂休閑的目的地。

4、清泉溝

湖北省老河口市清泉溝教育基地位於老河口市袁沖鄉,地處鄂西北交匯處,毗鄰南水北調中線取水水源地,是革命老區。這裏有漢代王莽追擊的資聖橋遺址,有宋代嶽飛修築的宋長城遺址。現代大型水利工程 "地下長龍 "穿境而過。節水灌溉領域的壹大創新:--全鄉西瓜育苗灌溉。清泉溝泵站是丹江引水工程的主體工程之壹,始建於 20 世紀 70 年代。丹江引水工程於 1969 年 10 月經原水電部批準動工,1974 年 7 月竣工。水源為丹江口水庫。渠道設計引水能力 100 秒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 210 萬畝。主要工程有:水庫引水渠、清泉溝泵站、清泉溝隧洞、幹渠、排子河溝等大型水利設施,以及幹渠、支渠、沿渠泵站、水庫、堰塘等。形成以引丹工程為骨幹,水庫為瓜架,渠庫相連,引、提、蓄相結合的灌溉網絡。清泉溝輸水隧洞作為引丹渠的咽喉,位於湖北、河南兩省光化、浚縣、淅川三縣交界處,全長6775米,高、寬各27米。1969年,廣華民兵2800多人奮戰壹年多,創造了日移位21米、平均移位5米以上的高產紀錄。清泉溝輸水隧洞順利建成,澆灌了光華、襄陽、棗陽 "三北 "地區3000平方公裏的山坡。

5、袁樹棠教育基地

袁樹棠教育基地位於老河口市袁沖鄉,地處鄂西北交匯處,毗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是鄂西北較早的革命根據地之壹。袁書堂教育基地由袁書堂紀念館和袁書堂紀念園組成,先後被命名為襄陽市和老河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袁書堂紀念館占地面積 3000 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 1500 平方米。它是壹座傳統藝術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紀念館分為演講放映廳和展覽廳兩部分。其中,展廳包括袁氏姐妹(袁浦之、袁真之、袁熙之、袁玄之)及其生平影響。通過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全面、直觀地展示了袁書堂烈士及相關革命先輩的光輝壹生。

6、"桃花潯 "景區

"桃花塢 "景區位於老河口市302省道沿線的紅山口鎮,以鄉村田園風光為基調。它分為四個部分:桃花林、桃花坡、桃花灣、桃花澗四部分,小橋流水、青石板路、茅草屋、四季花草交相輝映。在這裏,遊客可以品桃花酒、吃農家飯、推石磨、碾米等休閑活動。

7、百花山森林公園

百花山森林公園位於老河口市東郊,北至光華辦事處柳湖村張莊,南至李家營,南至百花山森林苗圃,東至電視塔(遠離辦事處黃龍廟村壹組山頭),西至機場西緣。東西長3公裏,南北寬2.7公裏。整個景區面積 51.26 公頃。綠化總面積超過 89.5%。百花山森林公園北望丹江口水庫,南望襄陽古隆中,東望南陽臥龍崗,西望武當山。浩浩漢江自北向南,猶如壹條玉帶,將這些景點緊緊串聯在壹起。百花山森林公園位於這些景點的中心樞紐,交通極為便利。百花山不僅樹木蔥郁,而且山峰陡峭,怪石嶙峋,碑刻眾多,形成了獨特秀麗的森林景觀。整座山被登雲、石泉、白龍、馬庫、臘仙、小冢子、金雞冢等九座小山環抱。登雲、石泉、白玉龍三峰更是美不勝收,是春季踏青的好去處。

八、梨海湧雪景區

梨海湧溶洞景區位於老河口市302省道沿線的紅山口鎮,現已發展優質水果基地1.3萬畝,以神仙牌大桃、漢水牌沙梨為主;種植高效農作物,以山藥、花生和西瓜為主,被授予 "省級農業旅遊示範基地"。每年三月底,這裏都會舉辦 "梨桃遊暨花季 "系列活動。大批遊客漫步在潔白如雪的梨花海中,拍照留念,擁抱春天。

9、百裏生態丹渠景區

百裏生態曲丹景區依托壹渠清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加快灌區農業轉型發展步伐;以綠色長廊為基礎,以生態旅遊為重點,有清泉溝隧道、丹渠介紹碑和展覽館、現代農業示範區、黃莊電站等。作為壹大亮點,百裏丹運河將被打造成為綜合性、系統性、整體性、特色性、趣味性的4A級生態文化旅遊景區。

10、老河口西排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老河口西排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老河口西排子湖水庫是1965年在西排子湖流域基礎上建成的庫容2.2億立方米的濕地。它是老河口市 57 座水庫中最大的永久性淡水湖。位於市區以東約30公裏處,周邊與張集、竹林橋、薛集相連,南接香洲區石橋,水域面積1894。西子湖水庫水質優良,物種豐富。這裏曾是大雁的遷徙棲息地,最多時達 1 萬多只。壹年四季,各種水鳥隨處可見。但隨著人類活動幹擾的加劇,水禽日漸減少,加強對水禽的保護迫在眉睫

11、王壩墓群

王壩墓群位於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安崗村中子坡。地處漢江東岸開闊平地,東面為起伏的丘陵和土丘,西面為漢江東岸沖積平原。陵區東起米家寺山坡,西至徐家營,南起安崗自然村,北至黃仙公路,總面積14.8萬平方米。現存冢8座,冢底直徑約16-40米,殘高2.6-8米,清理出帶豎穴的長方形冢3座。墓葬長 2.90-6.10 米,寬 1.42-4.82 米,深 4-7 米。其中兩個有斜坡。隨葬品保存完好,包括重型單棺、單人重型單棺和單人單棺。有銅鼎、盾、壺、盤、劍、簇、刀、劍、車、鏡、漆方豆、耳杯、罐、弓、弩、篋、傘、雙龍座屏、鎮墓獸、竹稗、簡、皮盾、甲胄、陶鼎等。1992 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與襄陽市、老河口市文物部門合作進行項目建設,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文物500余件,包括青銅禮器、漆木竹器、兵器、車馬、玉石器、竹簡等文物。出土的彩繪方豆、彩繪耳杯、彩繪木臂和銅弩、雕刻玉佩制作精美,保存完好。王霸墓是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墓,對研究戰國時期楚文化在漢江流域的分布和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12、春雨生態園

春雨生態園位於襄陽市老河口市離婁鎮X039老河口市春雨苗果專業合作社。現有苗木面積325畝,果園面積3046畝。在這裏,遊客可以參觀深度引進果文化的 "果文化展廳",膜拜歷經滄桑、滋養壹方的 "千年梨仙",欣賞 "壹樹多果 "的獨特嫁接品種,"壹樹異果 "的獨特嫁接品種,親自采摘 "黃如金、大如拳、脆如脆、甜如蜜 "的優質果品,是遊客流連忘返的幸福果園。

2010年至2012年,以牡丹產業為帶動的天香原生態旅遊項目,是集牡丹種植、牡丹文化展示、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為壹體的旅遊景點。依托當地特色文化和地塊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度融合牡丹產業,延伸產業鏈條,主打休閑賞花、遊樂養生、時尚生活等概念。打造集牡丹產業觀光體驗、主題度假、生態遊樂、會議度假、鄉村休閑為壹體的休閑農業綜合體,最終形成集河口古街、七彩園林、休閑花園、生態樂園、回歸家園為壹體的多彩健康牡丹產業度假休閑區。牡丹產業度假區將以 "古漢海岸、國色天香 "為主題,努力把油用牡丹產業打造成老河口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壹張亮麗名片。

13.天香原牡丹園

富民醫院舊址位於老河口市光華街勝利路大院。原為福音堂,1917 年由挪威人建造。坐東朝西,面闊 28.6 米,進深 16.5 米,占地面積 471.9 米。單層硬山磚結構,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共有 17 棟房屋。木地板、磚墻、紅瓦屋頂。東西兩側有檐廊,檐廊外有 17 扇拱形門。抗日戰爭時期由福音堂改為富民醫院,先後駐紮過中美聯合空軍第三大隊(飛虎隊)和誌願軍駐朝鮮第三支隊。舊址是老河口市唯壹保存下來的挪威式建築,對現代建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它也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

14、富民醫院舊址

吳祖芬古墓位於老河口市距辦事處劉營村東,為漢代古墓。面積約 25 萬平方米。1973 年,發掘了 7 座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門壹般都有 4 米多長,坑內填有木炭和白灰。棺室由長方形原木組成,沒有承重墊。木棺放置在墓室內,內外塗成黑色。其中壹個墓室內部有壹個類似建築的結構,棺材放在上層,底部由八匹馬以特殊的形式支撐著。出土的陶器包括鼎、壺、甕、罐、甑、爐和井。青銅器包括鼎、鐘、壺、勺、燈、鏡、插座、弩、五銖錢和馬車。漆器包括盒子、耳環、盤子、棺材等。木器有木制家具、汽車、雕像、梳子、馬等。玉器有墻壁、珠子等。還有鐵劍、竹筒等。

15、五墓古墓群

李家畈民俗文化村位於仙人渡鎮東部山崗上。當地諺語說:春綠、夏紅、秋黃、冬褐。李家染民俗文化村與織染有關,現建有四個民俗文化展廳:老爺車廳、手工作坊廳(豆腐廳、染布廳)、石頭廳、農耕文化廳。占地 200 畝的花地染坊(花海景區)、麻湧自行車道(公園)、三古文化(古樹、古墓、古廟)、花地染坊、櫻花大道,令人流連忘返。荷塘、漁堰、染布架、農舍、民居是鄉村旅遊探訪民俗文化的好去處。

16、李家染民俗文化村

"醬醋文化館 "位於老河口市經濟開發區湖北珍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由醬醋文化廣場、醬醋文化主展區、醬醋文化長廊、醬醋古法釀造工藝區、豆豉展示區、體驗中心、現場展示區等組成。並包含品牌展示、工業旅遊、參觀互動等內容。目前,"醬醋文化中心 "正全力打造國家3A級旅遊景區。

18.建生坡遺址

建生坡遺址位於老河口市袁沖鄉蝗灣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3-0.75米。采集到的遺物以混砂紅陶為主,其次是泥質陶、灰陶,很少有混砂泥質紅陶。磨光黑陶和泥質黑陶上偶見繩紋、籃紋、附加木樁紋、楔形紋、弦紋和鋸齒紋等裝飾。獨特的器物包括鼎、豆、壺和盆。此外,還有幾件磨制石器。該遺址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上一篇:家庭藥物保存
  • 下一篇:夢見自己被燒傷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