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有人說輸液輸習慣了,打針就不管事了

有人說輸液輸習慣了,打針就不管事了

輸液(IV fluid)是由靜脈滴註輸入體內的大劑量(壹次給藥在100ml以上)註射液。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 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由於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進入血液的,故質量要求高,生產工藝等亦與小針註射劑有壹定差異。

(三)輸液的失控

人均八瓶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中國早已被顛覆。各方利益驅動下,中國成為世界首屈壹指的“輸液大國”。 美國國家藥監局早在2007年就曾發出警示,兩歲以下的小孩,原則上不使用抗感冒藥。至於通過輸液治療感冒,在美國更是難以想象。 輸液問題此次引起國人強烈關註,是因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年前在十壹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透露出來的幾個數字: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

原因

中國的輸液產品雖然量大,但出口比例極低,絕大多數用在國內患者身上。 據顧維軍介紹,1998年中國化學藥品工業協會統計的輸液生產數量是19億瓶,加上醫院自制輸液四五億瓶,總***不過24億瓶,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不到兩瓶。當時[1]企業的目標是通過擴大生產和降低價格,以求趕上國外平均水平(2到3瓶),滿足國內患者需要。 結果自那之後,中國輸液用量突飛猛進,年均增長率近20%,輸液成為與抗生素、針劑、片劑等並列的醫藥行業五大制劑之壹。南方周末記者從壹份關於大輸液市場分析報告中讀到這樣了字句:……2001年,壹股改建、新建、擴建輸液生產線的熱潮席卷全國……當年產量即達到31億瓶,比上年增長30%。 自1998年到2009年,短短11年間,中國輸液產量增長了4倍多,人均水平超出國外兩倍以上

  • 上一篇:在職職工藥費報銷比例
  • 下一篇:新開的藥店如何記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