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分為兩型:Ⅰ型表現為孤立或多發的菜花狀或雞冠狀突起,多見於外陰、肛周等處;Ⅱ型為乳頭狀、指狀或丘疹狀病變,多分布於雙側小陰唇內側粘膜、處女膜環、前庭、舟狀窩等處。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尖銳濕疣與生殖器癌密切相關。利用核酸雜交方法,在不同類型的生殖器腫瘤以及尖銳濕疣病變組織中檢測到了人類乳頭瘤病毒。據報道,5%至 10%的外陰、宮頸和肛周肢端肥大癥患者在壹段時間內會出現間質變化,並發展為原位癌或浸潤癌。研究還發現,15%的陰莖癌和5%的女性外陰癌是在原發性尖銳濕疣的基礎上發生的,尤其是宮頸癌,發生惡變的尤其與HPV-16、18、31和33型有關。巨型尖銳濕疣可繼發癌癥。許多實驗室研究進壹步表明,HPV、尖銳濕疣和生殖器癌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外陰、陰莖或肛周的尖銳濕疣可轉化為鱗狀細胞癌。這種轉變通常需要 5-40 年的時間。因此,積極治療尖銳濕疣非常重要。找專科醫生治療是最好的選擇,否則不當的治療和刺激會加速惡變。
尖銳濕疣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在生殖器溫度較低、幹燥的部位常表現為小而扁平的損害,而在溫暖、潮濕的部位常呈絲狀或乳頭狀。初起為淡紅色小丘疹,以後逐漸增多融合,表面凹凸不平,濕潤柔軟,呈乳頭狀、雞冠狀、小草狀、肌瘤狀或菜花樣突起,紅色或汙灰色,根部常為脛狀,易發生水泡和滲出,易出血。皮損裂隙間常有膿性分泌物積聚,產生惡臭,自覺瘙癢搔抓而繼發感染。由於局部潮濕和慢性刺激的持續作用,往往生長迅速。有的女性患者甚至從外陰到陰道、宮頸等處都長滿了壹片片毛刺或很多小菜花狀突起,類似玫瑰色的刺或雞冠花。尖銳濕疣的數目少則幾個,多則十幾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少數患者由於治療不及時,使疣體長得很大,成為巨大疣體,可向深部穿透,產生大量瘺管至尿道口或經5-40年惡變為癌。發生在直腸的尖銳濕疣會引起裏急後重感。懷孕時體內激素水平升高,生殖器血供豐富,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生殖器疣體體積也迅速增大,甚至達到阻塞產道的程度。在分娩過程中,尖銳濕疣容易摩擦撕裂出血,由於其組織脆弱,縫合和止血都很困難。有些尖銳濕疣會在妊娠末期或分娩後萎縮甚至消失。尖銳濕疣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會有瘙癢、潮濕或摩擦感。如果繼發感染,可伴有疼痛,當陰道和宮頸受到損傷時,可表現為白帶增多或性交後出血。大面積皮疹可能會引起局部異物感或因摩擦而引起疼痛。性交時癥狀可能會加重。
有些病例屬於亞臨床感染或HPV攜帶者,沒有肉眼可見的臨床表現。孕婦患尖銳濕疣後,人類乳頭瘤病毒可通過分娩過程傳染給胎兒,使胎兒患喉尖銳濕疣,引起喉乳頭狀瘤。即使母體感染後無臨床癥狀,病毒也可通過血液或胎盤傳染給胎兒,所以患有此病的婦女在足月妊娠時,以做剖宮產手術為宜。
組織病理學
角化不全,棘細胞層高度肥厚,呈乳頭狀增生,表皮增厚延長呈假上皮瘤,基底層可見棘皮細胞核分裂者居多、與癌頗為相似,但細胞排列規則,真皮與表皮界限清楚,末端有顆粒及棘層空泡細胞,細胞色淡,有胞質,核中心深嗜堿性,大而圓。
真皮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密集的慢性炎癥細胞浸潤。
診斷
尖銳濕疣常需與生殖器癌、扁平濕疣、假性濕疣、生殖器鮑溫乳頭狀瘤病和珍珠狀乳頭狀瘤病鑒別。
(1)生殖器部位癌 皮損質硬,邊界不清,鱗狀上皮瘤有明顯向深部浸潤,常形成潰瘍,有時應作病理組織學檢查。尖銳濕疣多為乳頭狀生長,病變表淺,很少浸潤到表面。
(2)扁平疣 為梅毒二期皮疹。扁平疣好發於肛周和外生殖器周圍,基底寬,無蒂,外觀扁平,疣體表面濕潤光滑。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可發現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陽性。更多信息請參閱 "梅毒 "部分。
(3)假性濕疣,又稱女性絨毛狀小陰唇,在成年女性小陰唇內側有魚卵狀或細小絨毛,生物排列規則,互不融合,長期不變,醋酸白試驗陰性。
(4)生殖器鮑溫樣乳頭狀瘤病 本病少見,主要與人類乳頭瘤病毒 16 型感染有關。其特征是生殖器部位出現多個棕紅色丘疹,直徑為2-10毫米。在臨床上,它與尖銳濕疣相似,但在組織學上,它與鮑溫病的變化相似。有必要請專科醫生進行診斷。
(5)珍珠狀丘疹病(珍珠狀陰莖丘疹病)發生在男性龜頭,沿龜頭冠狀溝整齊排列著大小壹致的珍珠狀丘疹。這些丘疹米粒大小,呈圓頂狀,表面光滑,相互之間不融合,長期保持不變。
(6)皮脂腺異位癥:黏膜上無重疊生長的丘疹,多為淡黃色。
(7)軟疣:為單個不融合的皮膚色半球形丘疹,周邊光滑,中央有軟疣可擠出。
(8)軟下疳:外生殖器皮損為形狀不規則的潰瘍,伴有疼痛性口炎。潰瘍面的滲出物塗片可檢出杜克雷氏菌。
尖銳濕疣的診斷取決於醫生的臨床經驗,但由於性傳播疾病在我國流行多年,臨床醫生的經驗有限,難免出現判斷失誤,據報道,壹些基層醫院誤診率高達50%-80%;尖銳濕疣好發於大、小陰唇內側,陰道口及肛門處,皮損呈淡紅、鮮紅或暗紅色。疣體濕潤柔軟,可單發或多發,有時呈菜花狀典型皮損。與尖銳濕疣相似的還有假性濕疣或絨毛狀小陰唇,後者多見於小陰唇內下方,刺狀突起物與小陰唇顏色相近,類似絨毛壹般,但患者無任何癥狀,僅白帶增多。其他易誤診的還有處女膜松弛、扁平疣(梅毒疹)、皮脂腺增生等。
要準確鑒別這些不同的疾病,很實用也很簡單的方法就是醋白試驗,即用5%冰醋酸液塗在病變部位,3分鐘後疣體變白,否則另當別論。或者將3%-5%冰醋酸溶液的紗布包在可疑皮損處浸泡3-5分鐘,如果患處變白,則為亞臨床感染。
還可以做碘黃試驗,即用盧戈氏溶液塗抹3分鐘後,變黃即可診斷為尖銳濕疣。當然,更可靠的方法是做組織病理學檢查。近兩年,國內雜誌上有多篇報道談到假性尖銳濕疣的鑒別診斷,尤其提到了醋白試驗。但組織病理檢查的診斷並不容易,有時確診也有壹定難度,還是要看檢查者的業務水平和經驗。本病的明確診斷有賴於建立有效的病毒培養體系、組織免疫化學和分子生物工程技術DNA探針的發展,才不會將假性疣擴大而誤診為尖銳濕疣。
發生在陰道或宮頸的尖銳濕疣可能不那麽明顯,而且病情多變,僅靠臨床檢查可能會誤診,通常需要進行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a.細胞學檢查:用陰道或宮頸尖銳濕疣組織塗片作巴氏塗片,如發現角化不全細胞和空泡化細胞混合存在,對本病有診斷價值。
b.免疫組化:過氧化物酶-過氧化物酶抗體復合物技術(PAP法)是壹種免疫學方法,利用HPV特異性抗血清顯示病毒蛋白,證明尖銳濕疣中存在病毒抗原,比常規電鏡方法更快速有效。
病理檢查有助於診斷,經皮細胞上層出現空泡細胞最具診斷意義。
分子生物學技術如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HPV,此方法也可作為亞型判斷。但國內大部分醫療機構的PCR實驗由於條件不足,誤診現象太多,壹直不足以作為診斷手段。現在gopla正在嘗試用基因芯片技術來診斷尖銳濕疣,但由於成本還比較高,而且要靠PCR來擴增結果,只適用於實驗室研究,近年來很難推廣。
治療
目前,尖銳濕疣的治療以外治法為主,內治法為輔。外治的方法很多,有藥物治療、冷凍治療、激光治療、微波治療、電灼治療、手術治療等。藥物治療方便易操作,但壹般需反復多次,且有些藥物如三氯醋酸,有灼傷黏膜的可能。
壹.藥物治療。適用於損傷較小、程度較輕的情況。
(1)5%5-Fu軟膏 5-Fu是常用的抗腫瘤藥物,能抑制細胞增殖,藥力較輕,壹般需治療2~3周。
(2)尖銳濕疣敵:用單孔或多孔塑料棒,將0.5%"尖銳濕疣敵 "溶液滴在疣體上,並使藥液慢慢滲入疣基,點藥時疣體發紫,待自幹即可,註意點藥不能過多,以免藥流到正常組織。
(2)尖銳濕疣的治療:尖銳濕疣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患者在治療尖銳濕疣的時候,壹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3)醋酸:三氯乙酸是壹種強酸,可用來燒灼尖銳濕疣,壹般用於治療Ⅱ型病變。塗藥前用棉球蘸2%的卡那黴素糊在皮損局部3 ̄5分鐘,用棉簽蘸50%的三氯乙酸塗皮損處,使藥液至基底;塗藥時註意不要傷及周圍健康的粘膜組織,月經期不宜用藥;每周用藥2次。或用20%水楊酸冰醋酸外敷。
(4)1-3%肽丁胺乳膏,外用該藥,每日2次,無不良副作用,也可用於陰道尖銳濕疣。或先用1:5000高錳酸鉀洗凈患處,然後用藥膏厚厚壹層外塗,並用紗布包紮,每天換藥壹次。4周為壹療程。藥力較輕,未發現毒副作用,需長期治療。
(5)疣脫欣(鬼臼毒素溶液)為新型高效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無刺激性,局部外用,每日壹次,連用3~5天即可。
(6)20%-25%足葉草酯酊劑(或0.5%足葉草脂毒溶液)或液體石蠟制劑,直接塗於皮損處。或用 20-25% 的足葉草脂溶於苯甲酸酊或礦物油中,在局部塗擦。每周使用 1~2 次,不到 6 周即可脫痂痊愈。因其毒性大,每次用藥量應限制在0.5毫升以下,用藥面積不宜超過10平方厘米,塗藥後1~4小時洗凈局部。該藥有副作用,局部表現為紅斑、水泡、灼痛,嚴重者可導致潰瘍和壞死性病變。註意保護周圍皮膚和黏膜,初次塗藥後2-4小時用肥皂水洗凈,反復塗藥後6-8小時也應洗凈,以免灼傷皮膚。本品有致畸作用,孕婦禁用。塗藥時註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可事先在正常皮膚上塗凡士林以防萬壹。使用此法後疼痛較重,常需使用止痛藥。可引起全身中毒反應,出現頭暈、嗜睡、昏迷、嘔吐等。用量增加後會出現反復神經炎、感覺異常、發熱、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昏迷甚至死亡等危險。孕婦不宜使用。
(7)對照品,平陽黴素兌生理鹽水,外敷患處,每周2~3次。
(8)無環鳥苷乳膏
(9)保持患處清潔幹燥,用3%雙氧水溶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
(10)1%-5%氟尿嘧啶乳膏或2%氟尿嘧啶溶液外塗,每日1次,每次只塗少數皮損處,以免陰囊及粘膜發生糜爛反應。
(11)0.25%皰疹凈軟膏,每天2次。連續2周為壹療程。
(12)克形疣。目前較好的外用藥物。毒性小,治療徹底,留疤少。(可找安貞醫院泌尿外科)治愈後3個月復查,防止復發。
(12)1%丁胺乳膏塗抹對照,壹日三次,堅持6周也可望治愈。
二、微波治療。這是進入90年代後興起的治療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微波的高頻振動,使疣體內部水分蒸發,壞死脫落。微波治療的特點是破壞疣體徹底,不易復發,但創面恢復慢,易繼發感染。所以微波治療特別適用於治療疣體較大、孤立、分散,同時要遠離包皮系帶的尖銳濕疣,以防損傷包皮系帶,影響男性性功能。
三、冷凍療法:液氮或二氧化碳幹冰冷凍,使疣體組織(即皮膚損傷局部)壞死。尖銳濕疣是由尖銳濕疣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和粘膜的良性增生。它有大量小血管,增殖迅速。通過冷凍,可使尖銳濕疣內結冰,造成組織局部高度水腫,從而消滅疣體。冷凍療法的最大優點是不會在局部留下痕跡,治愈率約為 70%。除局部紅、腫、痛和水泡外,壹般無明顯後遺癥。可采用噴霧法或直接接觸法,適用於扁平疣和小疣。壹般每周冷凍 1 次,連續 2~3 次。壹般在月經後治療。
四、激光治療:對外陰、肛門周圍等淺表疣體適用;它的特點是見效快,在治療的同時,疣體即可脫落。最常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它是用來燒灼疣體的,壹般1次就能使疣體脫落。但由於激光光束過於集中,激光治療只適合疣體較小的疣體,如疣體較大,激光治療很容易復發。治愈率可達80%。
五、電灼治療:電灼是壹種古老的治療方法。皮膚科醫生習慣用高頻電刀或電烙鐵燒灼尋常疣、色素痣等皮膚畸形。其特點是操作簡單、見效快。高頻電刀可直接切除和幹燥疣體,治療也更徹底,但電灼瘡面愈合較慢。綜上所述,電燒灼治療,可用於任何尖銳濕疣的治療,但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較高,燒灼過多或不夠都是有害的。同時要註意無菌操作,防止感染。高頻電灼或電針治療宮頸或陰道的較小病變比較合適。較大的尖銳濕疣需要分批電灼。
六是手術切除:較大的、孤立的尖銳濕疣可考慮手術切除。尖銳濕疣壹般不主張手術切除,因為手術治療後,尖銳濕疣容易復發,使治療失敗。但對於較大的帶蒂疣體或疑似惡性腫瘤的疣體,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有的患者尖銳濕疣生長過快,或大如菜花,其他治療非常困難,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為了防止復發,手術後要配合其他治療。根據疣體大小、覆蓋面積,選擇病竈切除術或外陰切除術。
七、手術刮除法:治療時用左手將病變部位的皮膚或粘膜繃緊,或用手持消毒鏟從根部稍用力將病變組織刮除;脫落後徹底清除創面殘留的病變組織,再用33%三氯乙酸溶液或純碳酸溶液或3%氯化鐵液塗於局部。
八、手術結紮法:適用於單個小病竈,用牛蒡子局部消毒後局部麻醉;用鑷子夾起疣體組織,用止血鉗夾住根部,再用1號絲線紮住基底部,壹般在結紮後3-5天疣體即可脫落。
1、幹擾素:每日100萬單位肌肉註射,連續治療10-14天後改為每周註射3次,應用4周左右。2、局部註射:采用幹擾素在病變基底直接浸潤註射,每周2次。
多粘菌素(誘導劑):20mg肌肉註射1次,第壹周2次。2-4周為壹療程。
它們各有各的適應癥,治愈率在50%到80%之間。壹定要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