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整體增長。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1.6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不佳,但好於預期。中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0.7%,中國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主要是出口表現出較強的韌性,防疫物資拉動出口增長;穩定和積極的進口需求也支持了進口值的恢復。
從進出口結構來看,我國處於貿易順差狀態,出口占比常年在55%左右波動。中國常年的貿易順差主要與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要素稟賦優勢提升有關。
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從進出口貿易的國家或地區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排名前5的國家或地區中,東南亞國家聯盟占比最高,達到14.62%,其次是歐盟,占比13.98%,第三位是美國,占比12.19%。
從出口來看,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美出口商品金額達到21,768.1億元,占中國出口總值的1%。其次是歐盟,出口金額達到1961340萬元,占比15.4%。
對美出口增速回升
從2015到2019,中美貿易總值呈下降趨勢。受中美貿易戰影響,2019年中美貿易數據下降,中美貿易總值達3.74萬億元,同比下降11%。2020年前三季度,中美貿易總額2.82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中美貿易額增速低於中國、東盟和歐盟,但高於中國、日本和中韓。
2065438+2009年9月,首批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正式實施15%關稅後,中國對美出口進壹步下降。2019年,中國對美國出口2.89萬億元,同比下降8.55%。2020年前三季度,中美貿易趨於回暖,對美出口218萬億元,增長1.8%。
從2015到2018,中國對美出口占出口總值的比重壹直呈上升趨勢。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占比驟降至16.7%,下降約2.5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逐步上升至17.1%。
進口方面,2015年至2018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總體平穩,2019年降至0.85萬億元,同比下降16.63%。2020年前三季度,自美國進口0.64萬億元,同比增長2.8%。
從2015到2019,中國從美國進口占進口總額的比重整體趨於下降,2019下降到5.9%,2020年前三季度上升到6.2%。
從出口商品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美國出口最多的產品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出口1.31萬億元,增長1.4%,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0%。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5471.4億元,增長4.4%,占比25%。此外,出口增長最快的產品是醫用材料和藥品,達到201.3億元,增長32.4%,其次是筆記本電腦產品,出口額為1.6.2億元,增長1.4%。手機產品增速下降,出口6543.8+0286.9億元,下降3.4%。
中美貿易戰持續18個月,2019年雙邊貿易額被東盟反超。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新壹輪高水平開放,中美兩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進壹步加強。支持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兩國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在加快,2020年前三季度對美國的進出口也在逐步回升。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外貿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