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檢驗方法
1.乳糖發酵試驗。以無菌操作采取樣品,采取量及稀釋倍數,依據國家或當地衛生標準要求及樣品汙染情況而定。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l m J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lm1及1mI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壹稀釋度接種3管,置36±l℃溫箱內,培養24±2小時,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2.分離培養。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l℃溫箱內,培養18~24小時,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作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證實試驗。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l~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小時,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
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4.報告。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l 00ml(g)大腸菌群的最可能數。
———————————————————————————
(二)培養基
①乳糖膽鹽發酵培基
成分:蛋白腖:20g
豬膽鹽(或牛,羊膽鹽):5g
乳糖:10g
0.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m1
蒸餾水: 1 000m1
制法:將蛋白腖、膽鹽及乳糖溶於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劑,分裝每管l 0ml,並放入壹個小倒管,高壓滅菌115℃15分鐘。
附註:雙料乳糖膽鹽發酵培基除蒸餾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用途:乳糖發酵試驗用。
原理:細菌分解糖類是依靠細菌細胞所產生的各種酶類的作用,細菌產生的分解糖類的酶,隨細菌種類不同而異,可以此來鑒別細菌。
乳糖是雙糖,細菌分解雙糖的酶大多是胞外酶。乳糖被乳糖酶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可直接被細菌利用,而半乳糖則需在細胞內轉化為葡萄糖後再被利用。
糖發酵試驗主要是測定細菌分解糖類以後所產生的酸,以培基pH降低(指示劑變色)作為觀察結果的指標。
大腸桿菌等細菌在酸性環境中,由於甲酸脫氫酶的作用,可使甲酸分解成CO2和H2,在培基中產生大量氣體,進入倒管中,以便觀察。
註:常用於供發酵試驗的各種糖類、醇類和糖苷類(見表3-1)
②伊紅美藍瓊脂培基
成分:蛋白腖 10g
乳糖 10g
磷酸氫二鉀 2g
瓊脂 17g
2%伊紅Y溶液 20ml
0.65%美藍溶液 10ml
蒸餾水 1000ml
pH7.1
制法:將蛋l白腖、磷酸鹽和瓊脂溶解於蒸餾水中,校正pH,分裝於燒瓶內,高壓滅菌121℃15分鐘備用。臨用時加入乳糖,並加熱溶化瓊脂,冷至50壹55℃,加入伊紅和美藍溶液,搖勻,傾註平板。
原理:大腸菌群細菌發酵乳糖產酸,使伊紅與美藍結合而成黑色化合物,故菌落呈黑紫色,有時還可產生金屬光澤。黑色程度與光澤產生情況與伊紅、美藍二者比倒有關。不發酵乳糖的細菌(如沙門氏菌、誌賀氏菌)則為無色菌落。
③乳糖發酵培基
成分:蛋白腖 20g
乳糖 10g
O.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ml
蒸餾水 1000ml
pH7.4
制法:將蛋白腖及乳糖溶於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劑,按檢驗要求分裝30ml、10ml或3ml,並放入壹個小倒管,高壓滅菌115℃15分鐘。
附註: ’
(1)雙料乳糖發酵管除蒸餾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2)30ml和10ml乳糖發酵管專供醬油及醬類檢驗用.3ml乳糖發酵管供大腸菌群
證實試驗用。
4.蛋白腖水
成分:蛋白腖(或胰蛋白腖) 20g
氯化鈉 5g
蒸餾水 1 000ml pH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