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定於2008年8月8日至25日舉行。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其意義不僅限於體育比賽。這是壹個向世界展示中國經濟社會巨大進步和悠久歷史文化的絕佳機會,也是壹個展示中國人民創造力、迎接挑戰的決心和好客傳統的機會。奧運會帶來的經濟價值非常可觀。除了門票收入、電視轉播權、廣告贊助商、加盟商等直接收入,還包括服務業、旅遊業、建築業、投資貿易等壹系列間接收入,同樣巨大,奧運經濟無法指望。2.旅遊業。
1984洛杉磯奧運會不僅讓美國人擺脫了越戰的創傷,還為美國增加了數十萬入境遊客。1992巴塞羅那奧運會不僅使巴塞羅那成為歐洲最具吸引力的海濱旅遊城市之壹,也使西班牙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創匯國...面對歷屆奧運會的成功,我們不禁要問,2008年奧運會將給中國旅遊業帶來什麽影響?中國旅遊業應該如何應對龐大的遊客數量?中國的奧運旅遊應該向什麽方向發展?近日,在由國家旅遊局、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07中國(青島)奧運與旅遊國際論壇”上,各方專家就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2002年,國際奧委會奧運研究委員會發表了壹份《百年奧運會分析研究報告》,將奧運會對主辦城市和主辦國的影響概括為五個方面,其中之壹就是奧運會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裁姚月燦認為,奧運會可為主辦國提供約10年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奧運會對國民經濟尤其是旅遊業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被稱為“奧運效應”。
BOCOG預測,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運動員和隨隊官員的人數將達到65438+60萬。近5000名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7000名贊助商和嘉賓將參加北京奧運會。21600記者將采訪報道奧運會;此外,數百萬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將聚集在北京觀看精彩的奧運會。據高盛公司估計,從2002年到奧運年,中國旅遊收入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8%。在飲食、旅遊、購物和娛樂方面,北京奧運會將對中國旅遊業產生積極影響,這將帶來中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研究中心的任海指出,奧運會對旅遊業的好處可以分為有形的“硬好處”和無形的“軟好處”。所謂“硬效益”,是指對壹些直接的、客觀的、物質的、量化的指標的提升,如入境旅遊人數、酒店入住率、旅遊消費額度等。“軟效益”是指奧運會對主辦國的形象、組織體系、觀念意識、運行機制等方面的積極影響。這種效益很難量化,但對提高旅遊業的“軟實力”非常重要。
為利用好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壹重大歷史機遇,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後,國家旅遊局啟動了“奧運-旅遊”宣傳推廣計劃,推出了“奧運-旅遊”主題口號和形象標識,即“2008中國北京歡迎您”。中國國家旅遊局旅遊促進與國際聯絡部主任劉克誌表示,為借助北京奧運會更有效地促進中國旅遊業,目前,中國已逐步啟動“奧運-旅遊”第二輪行動計劃,以“奧運前”、“奧運中”、“奧運後”為三個時間序列,力求充分發揮奧運會的經濟帶動力、區域輻射力和品牌擴張力。
第二輪行動計劃有六個重點:壹是全國聯動;二是支援北京,北京周邊地區將緊密聯系,保障住宿和接待服務。旅遊發達省份將提供導遊、西餐人才、司機、車輛等支持;第三,內外聯動,對外宣傳推廣,對內建設管理;第四,努力策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活動;第五,利用奧運契機,推動各地旅遊產品開發,不斷向國際市場推出新產品、新線路,做到“北京奧運,全國受益”;第六,通過舉辦奧運會,全面提升中國旅遊業的質量。
3.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增加人民收入。
BOCOG常務副主席江小魚在近日的國際媒體研討會上向外界透露,經過調整,BOCOG已確定奧運預算如下:總收入規模654.38+095.4億元(折合23.63億美元),總支出規模654.38+094.65438億元(折合23.47億美元),盈余654.38+0.3。也就是說,到2008年8月24日,第29屆奧運會結束,北京坐下來盤點壹下收支情況,會發現已經賺了6543.8+0.3億元。
但也有業內專家認為,654.38+0.3億元只是壹個初步的預期。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擁有6543.8+0.3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對奧運會的熱情高於歷屆奧運會主辦國。2008年奧運會的市場開發會比預期的好,所以利潤會更大。那麽,北京奧運會能賺多少呢?
奧運會的賬怎麽算?
最近雅典奧運會的失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輿論認為雅典奧運會耗資數百億美元,導致巨額赤字。但有業內專家分析,數百億美元中很大壹部分屬於雅典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的支出,直接用於奧運會組織的支出並不多。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是長期措施,是造福於民的好事。不能簡單的認為這部分費用也是奧運會的費用。其實雅典奧運會的結算已經完成,* * *已經花了24億美元。”專家表示。
BOCOG常務副總裁江小魚表示,奧運經濟是壹個大概念,涵蓋很多方面和層面,有很多“牌”可以打。首先是“運動會經濟”,即與舉辦奧運會直接相關的投資和消費。二是持有城市經濟卡。第三張牌是托管國民卡。舉辦奧運會將促進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第四張牌是中國牌和世界牌。包括文化熱、經濟熱、旅遊熱、餐飲熱等等。
奧運會能不能掙錢,如果主要指組委會的收支,只是運動會經濟的壹部分。我們通常所說的2800億元奧運經濟蛋糕,其中大部分屬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組委會的經費主要用於奧運會的組織和運行。北京奧運會能不能賺錢,對於組委會來說,重點是做好組委會的市場開發。
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北京奧組委的財政在申辦時有預算,收入654.38+0.625億美元,支出654.38+0.609億美元,盈余654.38+0.6億美元,即654.38+0.6億美元。當時是這樣的。調整財政預算後,安保和公共衛生會相應增加,但預計我們的市場開發收入會比原來的預測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因此我們仍然可以確保‘略有盈余’。”江小魚認為。
奧運經濟不僅是註意力經濟,也是品牌經濟。奧運會為壹些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為他們的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壹個難得的機會和舞臺。自2003年9月65,438+0日啟動奧運會市場開發計劃以來,目前已有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65,438+00家公司簽約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合作夥伴。今年3月底正式啟動的贊助商征集工作日前也有了結果——包括UPS在內的6家公司成為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在不久的將來,多家企業將與BOCOG簽約,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贊助商。
江小魚說:“鑒於企業贊助的熱情很高,北京奧運會的市場發展前景相當樂觀。”據傳,北京奧運會合作夥伴的贊助金額甚至大大超過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頂級贊助商)的贊助金額,這將給北京奧運會帶來巨大的收益。
真正的利潤是什麽?
除了奧運會本身的市場開發收入,北京奧運會的預算收入約50%由國際奧委會分配,1/10來自門票和紀念品收入,國際奧委會的贊助商提供約2-3億美元。
“BOCOG盈利16萬美元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江小魚說,但這絕不意味著北京舉辦壹屆奧運會就能賺654.38億美元。這不是壹個概念,因為企業的收入,政府的收入,更廣泛的社會的收入,都不算在組委會的賬上。
2008年奧運會顯然會促進北京乃至中國的經濟發展。申辦成功後的7年裏,北京奧運會每年拉動北京經濟增長1到2個百分點,拉動中國經濟增長0.3到0.4個百分點。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會長魏紀中表示,對於我們這樣壹個處於經濟轉型中的大國來說,應該把它作為經濟長期發展的壹筆大賬。體育與經濟的聯系不僅僅意味著商業利益,奧運經濟的得失也不僅僅是組織者在壹屆奧運會上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壹個國家的整體經濟能夠在奧運會後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壹屆真正完美的奧運會。
所以,北京奧運會能賺多少錢?不能只盯著BOCOG的收支,還要看到整個奧運經濟對北京乃至全國經濟的拉動,以及人文環境和技術手段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