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大家關心比較多。其實這個不光是困惑老百姓的問題,也是很多西醫醫生所困惑的問題。
西藥和中藥的結構與來源是不壹樣的。中藥絕大部分是以飲片為代表,是以植物類的藥物為主,包括植物的莖、根、塊根等,像番薯和馬鈴薯就是塊根,另壹部分是樹桿、樹葉和樹皮。
當然中藥裏面還有動物藥,比如蜈蚣、壁虎、蚯蚓等。還有壹些是礦物質的藥,比方說磁石。中藥基本就是植物裏面沒有經過加工的成分。
而西藥大多通過人工的方法化學合成,屬於化藥;還包括以蛋白質為主的生物藥品。
其實本質上大家關心的是中藥的煎劑跟藥片之間是否能同時用?藥片通過口服後,從喉嚨經食管到胃裏,在胃裏變成食糜後再往腸部排空。如果通過這個途徑同時吃中藥和西藥,兩種藥在胃裏面會不會“打架”而相互抵消呢?其實這個過程可能會出現兩種反應。壹種是相互作用以後作用效果增強,這是有益的;但如果是兩種單獨使用毒性不強的藥物,混在壹起後毒性加強了,這是大家比較擔心出現的情況。
醫院裏面會有西藥的藥品配伍表,明確標示出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比如藥物交叉線上是正號說明是不建議壹起用,是負號表示可以兩藥可以壹起用,空白則表明這兩個藥沒有互相作用的研究。從理論上說服藥半個小時後藥物基本已經向腸道排空。
所以,總的來說,中藥跟西藥不主張同時服用,把它們分開服用,建議兩藥的服用間隔建議相差半個小時到壹個小時。
還有很多肺癌病人在吃EGFR-TKI類的靶向藥,像易瑞沙、特羅凱、埃克替尼這類藥物時,是不主張吃柑橘類的食物。研究表明吃了這些靶向藥後,再吃柑橘類食物,體內有壹種酶的活性會明顯減弱,導致藥物的代謝減慢,藥物毒性會明顯增強。
有些患者會對藥品說明書上的內容認識有錯誤,認為寫了很多副作用是不能吃。“是藥三分毒”,其實如果壹個藥物的說明書上,它的有數據的副作用越詳細,說明這個藥的研究很透徹,這個藥物越安全。而說明書上如果寫了尚未發現明顯副作用,這個藥肯定是研究不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