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並不是所有零食都是健康食材。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發表了壹項研究,提到"早餐後最好的零食是水果,晚餐後最好的零食是牛奶或奶制品"。
壹條推文的截圖
那麽,如何選擇好的零食?又該如何吃好零食呢?"吃貨 "們趕緊來看看吧!
事實上,在正餐之外吃的所有食物都可以稱為零食。換句話說,酸奶、薯片、蘋果和地瓜幹都是零食。
零食與我們什麽時候吃而不是吃什麽有很大關系。
奶制品是壹種值得品嘗的健康零食,它美味可口,營養全面。
乳制品營養全面、比例合理、易於消化,是膳食蛋白質、鈣、磷、維生素 D、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B2 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確指出,要多吃各種奶制品,相當於每天300克液態奶。
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水分、膳食纖維、植物化合物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對而言,各種新鮮水果、可以洗凈生吃的蔬菜(黃瓜、西紅柿等)非常適合作為日常零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蔬菜 300-500 克,水果 200-350 克,因此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膳食結構,搭配適量的蔬菜水果作為零食。
毋庸置疑,堅果和種子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此外,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 E、礦物質鎂、鋅、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適量食用有助於身體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 25-35 克大豆和堅果。
此外,煮雞蛋等蛋類食品、豆腐幹等豆類食品、蒸紅薯等薯類食品、煮玉米等谷類食品都是不錯的健康零食。
我們之所以覺得餐館的食物很誘人,主要是因為它 "重口味",而這是由鹽、精制糖和脂類等調味品決定的。
但鈉吃多了,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損害;精制糖攝入過多也會導致人體出現齲齒、肥胖、糖尿病等問題;大量攝入脂肪會使人體患肥胖、血脂異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相對而言,新鮮、衛生的食品營養價值更高、味道更純正、安全系數更高;加工食品較少,其中鹽、精制糖、反式脂肪酸等增量攝入會威脅身體健康的物質是值得 "偏愛 "的選擇。
香蕉、西瓜、草莓等水果和西紅柿、黃瓜等可以生吃的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牛奶、酸奶、堅果、青豆、雞蛋、煮熟的玉米、豆漿等食物也是不錯的選擇。
拿您現在的膳食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進行比較,其中缺少的某些成分可以通過零食來補充。
比如,很多人正餐中的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可以選擇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作為零食;如果正餐中缺少優質蛋白質,可以喝壹些牛奶或酸奶,空閑時吃壹個煮雞蛋。
例如,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食用高鹽食物,齲齒患者應避免食用高糖食物,肥胖癥患者應限制高熱量零食。
零食的價值在於正餐之外的附加屬性,所以它不能代替正餐。因為僅靠壹些零食是無法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多種需求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建議每天吃 2-3 次零食,最好是在兩餐之間(饑餓時),這取決於您的生活方式。壹天中零食攝入的總熱量可占全天飲食的 5-15%。
考慮到營養成分和對機體健康的威脅,應盡量少吃不健康的零食,如威脅性飲料(各種甜飲料、酒精飲料等)、高鹽高油食品(炸薯條、方便面、奶油蛋糕等)和腌制食品(腌菜、臘肉等)。
本文作者王思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食品檢驗師、HACCP食品體系內審員
本文由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劉少偉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