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藥物有副作用,所以不得不防。預防的方法是註意某種副作用出現前的征兆或警示癥狀,以便通過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和治療方法來避免嚴重的副作用。以下列出了抗痛風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痛風藥秋水仙堿
是壹般痛風患者的必備藥物,其副作用通常表現為。
1、胃腸道癥狀:腹痛、腹瀉、水樣便、嘔吐和食欲不振為常見的早期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80%,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表現。長期服用可引起嚴重的出血性胃腸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2、肌肉、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足麻木、肢體疼痛、肌肉痙攣、刺痛、無力、上舉麻痹等,可引起呼吸中樞抑制而死亡。骨髓神經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多發生於長期服用以預防痛風者和輕度腎功能不全者。
3、骨髓抑制:長期服用秋水仙堿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是中毒的常見表現,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典型發生在用藥後第3~5天,持續1周以上,常伴有多臟器功能衰竭和敗血癥,死亡率很高。
4、致畸:藥物可抑制細胞的正常分裂。他的父親都有因家族性地中海熱而長期服用秋水仙堿的病史。
5、腎臟:少尿、蛋白尿、血尿、酮尿,甚至腎脂肪變性。
6、其他:心悸、發熱、脫發、肌萎縮、肝損害、胰腺炎、皮疹、味覺障礙。如果是註射給藥,當藥物溢出血管外時,可發生局部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