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邊學習邊做其他事或想其他事。壹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懂,可還是有不少同學在邊聽音樂邊學習。也許妳會說聽音樂是放松神經的好方法,那麽妳可以在專心學習壹小時後全身放松地聽壹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作業效果要好得多。
3、不要整晚復習同壹門功課。我習慣用壹個晚上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不僅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安排每晚復習兩三個科目,情況就好多了。
除了非常重要的內容外,課堂筆記沒有必要記得非常詳細。如果上課忙著記筆記,聽課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而且也不能保證課後會看筆記。課堂上最主要的事情應該是消化吸收老師的講課內容,適當做壹些簡單的筆記。
體會二:
學習效率問題,我和很多人都談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壹種情況:壹個學生學習特別刻苦,在學校學,回家也學,時不時還熬夜,問題是做了不計其數,可成績總是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很著急,本來,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多了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裏存在壹個效率問題。什麽叫效率?就好比學東西,有的人練十遍就會了,而有的人卻需要練壹百遍,這就存在壹個效率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壹條就是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最重要的是頭腦清醒敏捷,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有益,而且必要,是提高壹切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麽,如何提高上課聽講的效率呢?以我的經驗,課前應該有壹定量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但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粗略地看壹下課本,這樣對課本上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裏有個譜,聽起課來才更有針對性。備課,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太細壹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難免會有些懈怠,有時會忽略最有用的東西。專心聽課當然是必要的,但正如我以前的壹位老師所說,沒有人可以不專心聽壹節課,也就是說連續專心聽課超過 40 分鐘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課間就存在壹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說的壹些熟悉的東西,可以適當放松壹點。另外,記筆記有時會妨礙課堂聽講效率,有時壹上課就忙著抄筆記,這樣做,有時會忽略壹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不能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大家都忘了,有了筆記,復習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了很多,黑板上記了很多,但不需要全記,書上的東西當然不記,要記壹些書上沒有的記,要記壹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和定律、典型例題和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要記的東西。否則,看什麽記什麽,勢必影響聽課效率,得不償失。
如何提高做題效率?最重要的是選 "好題",不能見題就做,濫竽充數,那樣往往會事倍功半。做題是圍繞知識點展開的,很多題目都比較相似,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去選擇題目,題目不需要多,相似的題目只要壹道就夠了,選擇好題目之後就可以認真去做了。做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做題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目,要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不清楚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分析再做壹遍,才能加深印象,這樣做題的效率就會高很多。
評:夏雨關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體現了提高學習效率的壹個重要途徑--"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要抓重點,做習題要抓典型,這樣學習 "事半功倍"。
體會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麽,我們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
第壹點,要有自信。許多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潛能是巨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能。無論何時何地,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就有了壹種必勝的把握,就能使妳很快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如果壹個人失去了自信,就會壹事無成,很容易陷入永久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壹個重要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該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看、用嘴念,還是用手抄,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思考。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記單詞,如果只是隨便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很多時候記不住,也不容易記住,而如果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能記得很快,也不容易忘記。現在很多書籍在介紹快速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時,也強調聯想用腦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到7分專註,發揮大腦的潛能,壹定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影響學習效率的另壹個重要因素是人的情感。我想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壹天下來,自己的精神和情緒都很高漲,那麽在學習壹件事物時就會感到非常輕松,學習起來也就非常快,其實這就是我們學習效率高的表現。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壹個比較開朗的心態,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情,而且我們要以壹種熱情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出壹種非常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會感到格外有勁。
體會四:
很多同學看起來很努力,但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壹就是學習效率太低。在同樣的時間裏,只能掌握別人所學知識的壹半,這樣怎麽能學好呢?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壹、保證每天8小時的睡眠。
二、晚上不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要全神貫註。
玩的時間要玩,學的時間要認真學。壹天到晚死讀書是不行的。學習到壹定程度就要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余,壹定要註意休息。但學習時壹定要全身心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時常有陶淵明的 "雖在鬧市,卻無車馬喧 "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 "學 "的本錢。沒有壹個好身體,再大的本事也發揮不出來。因此,再忙的學習,也不能忽視放松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虛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麽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有的學生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總是遇到不懂的問題,又羞於開口求助,結果情緒低落,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此時,唯有虛心求教,不懂的地方壹定要弄懂,壹點壹滴積累,才能進步。這樣,才能逐步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與學生融洽相處。
每天心情舒暢,做事幹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壹方面,個人與集體相結合,與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註意組織。
學習過程中,各科課本、作業、資料定時擺放在壹起。要用時,壹看就知道放在哪裏。而有的同學查閱壹本書,東找西找,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流逝。我想,沒有條理的學生是學不好的。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習以外的因素決定的,這是因為壹個人的體質、心態、狀態等諸多因素都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小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改進學習方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反映。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主要是對學習成績的影響。當壹個人步入社會後,在工作崗位上需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此時,壹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就會影響到他(她)的工作成績,進而影響到他的職業生涯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的壹生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可以說,學習效率高的壹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下之意,學習成績好不壹定學習效率高)。因此,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提高學習效率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必須充分結合自身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是學習之外的因素。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還要註意 "專註、專心、恒心 "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缺點要有更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