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有壹個成語叫 "肝膽相照",說的就是肝臟和膽囊之間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當我們談論身體疾病的信號時,也需要把兩者放在壹起。無論是發現前期信號,還是在診斷過程中,抑或是治療後期,都應將二者作為壹個整體來看待,才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肝臟的信號比膽囊更明顯。
1.早上起床後感到惡心,可能是消化道出現了壹些小問題,排便受阻時會導致腹脹。但如果肝臟出現問題,惡心感就會持續並加劇。
2.如果晨練後起床,或活動20分鐘後起床,發現雙腿仍然腫脹,這很可能是肝硬化的表現。如果確診後排除了肝臟問題,那麽就要考慮是否是腎臟疾病和心力衰竭的表現。
3.饑餓甚至心慌發生在淩晨,通常在淩晨四五點鐘左右。
早餐後,不適癥狀逐漸消失。這是低血糖的典型表現。而導致低血糖的原因有兩個:壹個是糖尿病傾向,另壹個是肝臟出了問題。
4.如果出現口苦咽幹的現象,並且有五心燥熱的表現,這壹定和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或者肝膽部位的腫瘤有關。
之所以會感覺口苦,是因為在肝膽部位存在熱證,膽汁汽化引起的膽汁代謝紊亂多與此有關。此時,可以多吃壹點菠菜,菠菜性涼,有補中止血、益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胃腸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的胃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5.如果兩鬢有白發,或許與肝膽氣血不足有關。
此癥雖主要由膽引起,但肝膽互為表裏,肝自然不能受累。肝主藏血,所以鬢角白發主要是供血不足所致。補血的同時要註意補氣,如吃些大棗健脾補氣,或喝些小米粥,因為氣能生血,血生氣,氣補好了,血也就升上來了。有的肝炎患者頭發稀疏,胡須、腋毛、陰毛也會減少,這與患者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
除了這些小征兆,我們在上面的文章中還提到了很多肝病的預兆,比如指甲上出現白斑,比如出現紅斑的 "肝掌",比如眼睛和皮膚發黃,出現黃疸的癥狀。
大約四分之壹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會出現皮疹,通常發生在黃疸或其他癥狀出現前的壹到六周。紅斑和斑丘疹很常見,皮疹會因個體因素而因人而異,從猩紅熱、紫癜、神經性水腫到反復發作、持續時間較長的慢性蕁麻疹。
在膽汁疾病中,對正常生活影響最大的是膽結石。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和腹瀉。由於這些癥狀非常常見,因此常常被忽視,甚至被誤診為其他疾病。膽囊結石主要見於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40 歲以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大多數膽結石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只有在體檢和手術時才被發現,這被稱為靜止期膽囊結石。少數患者膽囊結石的典型癥狀是膽絞痛,表現為急性或慢性膽囊炎。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壹定要去檢查膽囊。
1.膽絞痛發生在飽餐後,或進食過多油膩食物後,或睡眠中改變體位後。疼痛部位多位於右上腹,疼痛呈陣發性,並有加劇趨勢,伴有惡心和嘔吐。許多患者無法確定疼痛的確切部位。當首次發生膽絞痛時,70%的患者會在第壹年內再次發作。
2.還有壹些患者在進食過量高脂肪食物後,或長時間緊張工作沒有休息後,會出現不適、噯氣、呃逆等癥狀,相當壹部分患者在診斷時會被誤診為胃病。伴隨這壹系列癥狀的是上腹或右上腹隱痛,兩者結合可斷定為膽囊問題。
如果確診為膽結石,必須及時治療。長期炎癥會導致癌變。
可以多吃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但壹定要少食多餐,還要多吃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影響膽汁的排出。要合理安排食譜,不要吃太多含有動物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動物油等。
定期體檢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的好方法,大多數肝膽疾病都是通過體檢發現的。
定期體檢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