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預算利潤表公式
毛利=銷售收入預算-營業成本預算
利潤=毛利-銷售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財務費用+投資收益。
註:財務費用是預算現金流量表中的“為籌資費用和利息支付的現金”。
所得稅=利潤×相應稅率
凈利潤=利潤-所得稅
只有在預算利潤表中確定了銷售收入,才能進壹步計劃和計算與銷售收入相匹配的成本。
二、預算現金流量表的公式
現金支出=期初現金余額+預算期現金收入-預算
期末理想現金余額=預算期內的現金支出。
其中,期初現金余額來自預算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的期初數。
註:現金收入包括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收入。
本表以企業期初現金余額為基礎,充分考慮預算期現金收入,預測期末理想現金余額,確定預算期現金支出。
三。預算資產負債表公式
資產負債期末數=期初余額+預算期增加數-預算期減少數。
所有者權益期末數=期初余額+預算期增資-預算期股利
根據資產負債表的分類和順序,適當整理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期末數據,進而編制預算資產負債表。
擴展數據:
財務預算前的準備:
(1)在做報表之前,先收集分析壹下往年的預算,是壹個很好的起點。
(2)企業各部門編制的業務預算,如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成本預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購預算、直接人工預算等,是編制財務預算的重要依據,應進行匯總和整理。
(3)從銷售收入的預算入手,以現金流量的平衡為條件,那麽預算表中的數據就會形成壹個緊密聯系的完整體系,最終通過預算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資金狀況。
百度百科-財務預算
百度百科-財務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