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代謝的方式
1、肝臟代謝
肝臟是藥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臟清除分成肝臟代謝和膽汁排泄兩種方式。肝臟富含藥物Ⅰ相代謝和Ⅱ相代謝所需的各種酶,其中以P450酶最為重要。P450酶是由多種類型的P450酶所組成的壹個大家族,根據氨基酸的排序的雷同性,P450酶可以分為不同幾個大類,每個大類又可以細分成幾個小類。在人體中重要的P450酶有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和CYP3A5(圖2)。P450酶存在有明顯的種屬差異,藥物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途徑和代謝產物可能是不同的。多態性(polymorphisms)是P450酶的壹個重要特征,是導致藥物反應的個體差異的壹個重要原因。所謂的多態性,是指同壹種屬的不同個體間某壹P450酶的量存在較大的差異。量高的個體代謝速度就快,稱為快代謝型(extensive metabolizer); 量低的個體代謝速度就慢,稱為慢代謝型(poor metabolizer)。人體內許多P450酶表現出多態性,其中以CYP2D6和CYP2C19的多態性最為典型。另外,P450酶具有可誘導和可抑制性。也就是說,P450酶的量和活性會受到藥物(或其他外源物)的影響,可能會影響藥物本身的代謝,並可能會引起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
2、腸壁代謝(Intestinal Metabolism, Gut Metabolism)
近年來研究發現許多藥物在小腸吸收後通過腸壁時被代謝,從而導致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這種腸道的首關效應已引起相當重視。腸道內壁的上皮細胞從絨毛(villi)的低端移動到頂端後脫落,這個過程中上皮細胞逐漸成熟,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兩三天時間(圖3)。腸壁中藥物代謝酶主要分布於成熟的上皮細胞內,其中絨毛尖端活性最強。目前已經在腸壁中發現許多種類的代謝酶,如CYP26、CYP2C9、CYP2C19、CYP3A4、CYP3A5等, 其中以CYP3A4的含量最高(ref1)。許多臨床常用的藥物為CYP3A的底物,可以在腸壁內代謝。腸壁代謝是造成許多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偏低的重要原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