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面是因為它的厚度。相比其他的書會厚壹點,但是看完之後覺得作者用短短500多頁的篇幅完整的闡述了神經科學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這是很神奇的。
另壹方面,書的封面有插圖。我沒有學過腦科學的內容,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從壹個神經元到壹個神經元網絡的形成。更神奇的是,打開的頁面封面中還有另壹張圖片,顯示了單個神經元如何接受刺激,並通過胞質溶膠和突觸100%向大腦傳遞信息(此處僅為個人推測)。
人類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日常簡單言行的思想與這860億個神經元構建的神經系統密切相關,有壹種神奇而震撼的感覺。
01 | ?重復,記憶是習慣的關鍵。
該書介紹了記憶的兩種主要類型:有意識記憶(又稱外顯記憶/陳述性記憶)和無意識記憶(又稱程序性記憶/內隱記憶)。
“意識記憶可以有意識地回憶人、事、地點、事實和事件;
無意識記憶是習慣化、敏感性和經典條件作用的基礎,也是感知和運動技能的基礎。它通常具有“自動”屬性,不需要任何有意識的努力,就可以通過表現直接回憶起來,甚至我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使用記憶。"
這裏書裏提到的病人H.M,《習慣的力量》裏也有提到。由於切除了前額葉,患者失去了保持長期記憶的能力。他不記得練習過壹次繪畫任務,但他確實通過練習獲得了繪畫技巧。
從他身上可以看出,H.M .雖然不能更新長時記憶,但是他的內隱記憶並沒有受到影響,仍然可以學習和保持新的技能。
這讓我想起很多時候人做事情都是無意識的,這種無意識的動作可能會形成壹種新的內隱記憶——習慣/技能。就像《壹劍出鞘》裏的護士,即使調了藥,也會不自覺地根據內隱記憶裏藥物的特性給老人註射。
如果我們想獲得技能,形成條件反射,反復練習有助於我們將意識記憶轉化為內隱記憶。這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小時候,我當時就有意識地背古詩和99的乘法表。現在我已經把它們刻在腦子裏了,可以條件反射地說出下壹句話和“6*9”的結果了。
同時,如果我們已經因為內隱記憶形成了壹種習慣,想要調整就需要有意識的去看。比如“沒事幹的時候打開手機屏幕再關上”“吃飯的時候刷劇”“睡覺前刷Tik Tok……”這些可能都是反復多次後形成的內隱記憶。如果他們沒有打擾到妳,那麽妳需要有意識地看到他們,有意識地做出調整。
02 |溫水煮青蛙+PTSD≈艾賓浩斯記憶法
巴甫洛夫有壹個經典實驗——條件反射。
“基於巴甫洛夫對狗的研究,我采用了三種刺激模式來模擬三種學習:習慣化、敏化和經典條件反射。
習慣化:反復給動物呈現微弱或中性的感官刺激,會讓它學習到這個刺激不重要,然後忽略它;
敏感化:當壹個刺激很強時,動物會將其視為危險信號,使其學會加強防禦反射,準備撤退或逃跑。甚至在這之後立即呈現壹個無害的刺激也會誘發壹個增強的防禦反應;
經典條件:當壹個中性刺激與壹個潛在的危險刺激配對時,動物將學會把這個中性刺激作為危險信號來反應。"
對於習慣性刺激,我發現反應是溫水煮青蛙;致敏刺激為PTSD(創傷後應激狀態),經典條件為艾賓浩斯記憶法。
我理解的習慣性學習是在安全環境下的弱刺激學習。因為刺激很弱,越是重復,越容易被忽略。在心理治療領域,有脫敏療法,但前提必須是安全的環境和微弱的刺激。
我是壹個自洽的人,很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這樣做的好處是適應快。比如我剛從家裏搬出來不到壹個月,已經適應了沒有父母照顧的生活。但與此同時,我現在是壹只新鍋裏煮的青蛙,因為我適應得很快,自我壹致,我需要時不時地跳壹下,以免被環境同化。
敏化學習是習慣化學習的鏡像反轉,習慣化是弱刺激,敏化是強刺激。強刺激後,即使是無害的刺激也會被放大和防禦。就像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
記得在《夏洛克》第四季開始的時候,沃森正在接受PTSD治療,因為他目睹了夏洛克的假死狀態,不斷回憶那種加劇的刺激,而每壹次刺激之後,他都變得更加具有防禦性,無法釋懷。這對於PTSD患者來說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任何壹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壓倒他們的稻草。所以對他們來說,更需要減弱刺激反饋,甚至減少學習的頻率,然後在可接受的安全度內做脫敏治療。
最後要說的是艾賓浩斯助記法。這個方法曾經伴隨著我高中和大學的英語單詞記憶法,現在我終於能明白它為什麽有效了。
如果說溫水煮青蛙和PTSD會給人壹個極端的案例,那麽艾賓浩斯的學習法則就是以壹種非常溫和的方式交替結合習慣性刺激和敏感性刺激,這將有助於我們以良性的方式加深學習和記憶過程。
用過艾賓浩斯記憶法的夥伴都知道,它是針對短時記憶的遺忘曲線進行反復復習,鞏固刺激記憶,最終形成長時記憶。這個過程由敏感學習-習慣化學習-敏感學習-習慣化學習組成。
為什麽需要交替學習?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如果壹直習慣性的學習,最終會出現溫水煮青蛙的情況,青蛙還沒有記住內容。而如果我們對學習壹直比較敏感,可能就像我們小時候背99的乘法表壹樣,因為我們其中壹個人記不住錯誤,導致乘法表蒙上陰影。
所以也能解釋為什麽孩子有45分鐘的課+10分鐘的休息。因為習慣性學習和敏感性學習交替進行,才能有更持久高效的學習記憶效果。
總的來說,《追尋記憶的痕跡》並不是壹本教妳如何使用工具或方法的實用書籍,而是作者用自己的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熱愛研究的精神,專業而輕松地向我們講述了神經科學的發展歷程。
即使書中有很多專業知識,也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非常適合科普學習,也非常適合未來的科學家了解科研發展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