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有助於呼吸功能,可以維持生命。呼吸機可分為通過面罩連接患者的無創呼吸機和通過氣管插管連接患者的有創呼吸機。那麽,有創呼吸機模式有哪些?有什麽區別?
呼吸機通氣模式的選擇是進行機械通氣時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為了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在選擇通氣模式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基本狀態、病理生理變化、各種通氣模式的優缺點、可能出現的並發癥等因素。
有創呼吸機模式有哪些?
1.強制通氣,即呼吸機啟動的強制通氣。
主要適應癥:
a、由於各種原因呼吸完全停止或極其微弱;
b、嚴重的呼吸肌疲勞;
c、使用鎮靜劑後呼吸過快或嚴重人機對抗;
患者需要呼吸力學監測或特殊通氣。
2.輔助通氣是由病人觸發的機械通氣。吸氣動作由患者觸發,即呼吸頻率由患者決定,其他通氣參數由呼吸機決定。
主要適應癥:
a、自主呼吸但通氣不足;
b、撤退前的過渡。
3.自主呼吸。吸氣動作由患者觸發,呼吸參數完全由患者自身情況決定。它很少單獨使用,通常與其他呼吸模式結合使用。
4.手動通風。吸氣動作由操作者手動觸發,吸氣波形由呼吸機決定。靈活使用,常用於氣道護理前後。
動詞 (verb的縮寫)復合通氣模式:自主呼吸頻率超過預設頻率時為AV,低於預設頻率時為CV。如何在CV和AV之間改變不同類型呼吸機的設置可能會有所不同。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兼顧CV和AV模式的優點,減少其缺點。
6.間歇性強制通氣。患者可以自主呼吸,並以IMV頻率獲得壹些預設潮氣量/壓力的機械通氣支持。
七個。同步間歇強制通氣。
呼吸機的使用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