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無論妳在做什麽,都應該有計劃地進行。以下是我為妳收集整理的關於健康檔案管理的工作計劃。歡迎閱讀!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計劃1壹、工作目標

1.建立統壹、科學、規範的居民健康檔案,實現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信息化。

2.以健康檔案為載體,為城鄉提供銜接、全面、適宜、經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主要任務

(壹)為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1.健康檔案的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檢查記錄、

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務記錄。

2.歸檔工作方法。通過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日常門診、健康檢查服務、醫務人員入戶調查等信息收集方式,遵循自願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為轄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3.確定備案對象。有了孕婦,0?以6歲兒童、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為重點,逐步建立城鄉全體居民健康檔案。

4.填寫檔案表格,發放信息卡。填寫居民基本信息,記錄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20xx版)》要求詳細說明用途和保存要求。第壹次建檔,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表、信息卡。要求記錄內容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範,基本內容不遺漏。兒童保健科醫務人員設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和疫苗接種服務專門檔案;婦產科或婦女保健科醫務人員在確診早孕後,建立孕產婦保健服務專門檔案;醫技人員填寫新建健康檔案個人基本信息,進行健康檢查,填寫體檢表。

5.表格記錄歸檔。健康檔案的相關記錄表格放入居民健康檔案袋,農村地區可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為單位存放。負責建立健康檔案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定期將建立的健康檔案報送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存檔。按照自治區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實施步驟和要求,及時將相關信息錄入電子健康檔案。

(二)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和健康管理

1.健康檔案的補充更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應當在居民回訪和醫務人員上門服務時檢索和查閱健康檔案,醫生或者上門服務人員應當根據居民健康狀況及時更新和補充健康檔案的相應內容。其他醫療機構負責居民看病、轉診時的咨詢、轉診、會診等服務記錄的填寫,並通過例會等形式定期溝通信息,保持信息的連續性。對需要轉診、會診的居民,經治醫師應填寫轉診、會診記錄,並負責向社區轉診醫療衛生機構雙向反饋。所有服務記錄應由負責的醫務人員或檔案管理人員統壹匯總並及時歸檔。已建檔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就診時,必須持健康檔案信息卡。

2.及時分析居民健康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應當至少每半年對轄區內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相關信息進行壹次梳理和分析,將各類人群的健康狀況、主要健康問題和生活方式列為重點管理對象。項目啟動初期,對轄區居民主要健康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並書面報告了旗衛生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半年至少整理匯總壹次居民主要健康問題,提出預烘建議,上報衛生局。旗衛生局、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半年向上級逐級報告。

3.制定轄區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要及時制定本轄區居民健康管理工作方案,明確主要健康管理對象、主要健康問題和幹預措施。

4.實施轄區居民健康問題幹預及效果評價。衛生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采取相應的技術和措施,組織實施對轄區健康問題的幹預,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咨詢、預防、保健、醫療和康復,及時實施幹預措施和效果評價。

5.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可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結合。利用新農合居民發病信息,開展居民健康問題分析和幹預的健康管理;利用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項目,對居民重大疾病發生情況進行梳理和分析,逐步提高疾病幹預能力和醫療保障水平。

(3)規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1.配備健康檔案管理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健康檔案管理人員應當遵守《執業醫師法》、《鄉村醫生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接受本項目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2.居民健康檔案統壹編碼。采用16位編碼體系,以全國統壹的行政區劃代碼為基礎,以鄉鎮(街道)為範圍,以村(居)委會為單位,編制居民健康檔案唯壹編碼。同時以居民身份證號碼作為識別碼,為實現信息平臺下的資源共享奠定了基礎。

3.嚴格管理健康檔案的使用。居民健康檔案是公共信息資源。健康檔案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檢查人員有權在其使用、管理和評估中使用健康檔案。其他機構或者個人需要使用健康檔案時,必須向健康檔案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經管理機構批準,並征得居民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後,方可使用。健康檔案的使用應嚴格保護當事人的個人隱私。

4.嚴格的健康檔案保存和保管。為居民終身保存健康檔案,必須遵守檔案保密制度,不得損毀、丟失健康檔案,不得擅自泄露居民個人信息和涉及居民健康的隱私信息。除非法律要求或出於保護居民健康的目的,居民健康檔案不得轉讓、出售給其他人員或機構或用於商業目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因故變更時,應當將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檔案移交給旗衛生局或者承擔延續其職能的機構管理,拒不執行造成檔案丟失、損毀的,依法追究責任。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方案二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以人類健康為重點,提高城鄉居民對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改善城鄉居民健康狀況,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和諧。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中心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壹、工作目標

更多相關文章:

1.健康檔案管理服務工作計劃

2.關於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

3.職業健康檔案管理系統模型

4.檔案管理工作計劃範文

5.2017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6.公司文件管理工作計劃

7.2017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8.檔案管理流程

9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模型

10.檔案管理簡介

通過實施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工程,逐步建立統壹規範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範科學記錄城鄉居民健康狀況,加快信息化建設,實行動態管理。到2xxx年底,在城鄉居民中基本建立以疾病預防、健康保護和健康促進為重點的健康管理體系。

(1)健康檔案的歸檔率?80%;

(2)健康檔案合格率?80%;

(3)健康檔案的利用率?80%。

二、服務對象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和非戶籍居民。重點關註0 ~ 3歲兒童、孕婦、老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

第三,服務內容

(壹)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檢查、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1.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等基本信息,以及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體檢包括壹般健康檢查、生活方式、健康及其疾病的藥物使用、健康評價等。

3.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檔案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的0-3歲兒童、孕婦、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檔案。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除上述記錄以外的其他病歷和會診記錄。

(二)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1.轄區居民在社區中心、社區服務站接受服務時,醫務人員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同時,為服務對象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社區中心和社區服務站通過上門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檢查等方式,組織醫務人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服務需求填寫相應記錄。

3.填寫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健康檔案的相關記錄表格,放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壹保管。在農村地區,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集中存放和保管。並輸入電腦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第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壹)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和任務。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成立了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項目工作小組,負責項目的領導、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做好項目宣傳、調研、信息收集、基礎信息錄入和檔案管理及更新工作。

(2)嚴格規範管理。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認識。各社區衛生服務站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和指標,合理安排進度,認真組織實施。

2.提升服務能力。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嚴格操作,規範服務,確保信息采集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確保錄入質量。

3、加強項目宣傳。中心和社區服務站要做好宣傳活動,層層宣傳動員,讓居民了解建立健康檔案的內容和好處,發動群眾積極參與。

4、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完善評價體系和方法,確保任務落實和群眾受益。同時,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弄虛作假行為,讓廣大居民得到更多實惠。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計劃3壹、工作目標:

1.完成轄區常住人口健康檔案建立和計算機信息錄入。以婦女、兒童、60歲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和精神病人為重點,逐步擴大到壹般人群。建立統壹、科學、規範的健康檔案,輸入計算機進行計算機化管理。

2.使健康檔案和電子健康檔案歸檔率達到70%以上,健康檔案合格率達到100%以上。健康檔案利用率達到60%以上。

二、具體措施:

1.組織領導:成立健康檔案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組織、實施和協調工作。如果達不到規定的數量,領導小組的定期檢查將納入年終績效考核。

2.培訓宣傳:居民健康檔案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各站相關人員開展培訓,內容包括居民健康檔案的科學建立、有效使用和規範管理,同時在各社區以多種方式開展相關宣傳,取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和配合。

3.建檔方式:(1)門診咨詢:患者前來就診並填寫健康檔案,健康檔案第壹頁、第1頁、第二頁、第三頁體檢(婦科除外)人員必須填寫,標有*的為可選項(如輔助檢查,若患者有檢驗結果,必須填寫)。(2)在各村委會的領導下,配合各村委會

轄區采集居民個人基本信息,獲取建立健康檔案的第壹手資料。包括居民的基本個人信息。(3)入戶調查:采用下鄉到村民家中收集數據的方法。為了得到該地區居民的合作,應該進行更多的宣傳,以加深該地區居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同時,在村委會的配合下,可以和村幹部、村醫壹起回家收集信息。(4)健康體檢:通過農村入戶調查對居民進行簡單的體檢和登記,通過每年婦女體檢、兒童隨訪、慢性病患者隨訪、老年人健康體檢等方式進行采集。

4.建檔要求:(1)建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檔案和健康檔案;(2)堅持循序漸進,從重點人群開始,逐步擴大到壹般人群;(3)健康檔案內容應當完整、客觀、真實、準確,書寫規範,字跡工整,基本內容無遺漏。

5.信息錄入:信息錄入前,應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統壹培訓,使其掌握信息錄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註意事項;健康檔案的錄入應由各自轄區內各衛生站的醫生進行。並確保輸入文件的合格率達到100%。

更多相關文章:

1.健康檔案管理服務工作計劃

2.關於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

3.職業健康檔案管理系統模型

4.檔案管理工作計劃範文

5.2017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6.公司文件管理工作計劃

7.2017檔案管理工作計劃

8.檔案管理流程

9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模型

10.檔案管理簡介

  • 上一篇:編織袋哪家好
  • 下一篇:龍血松是什麽時期的植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