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脂溢性皮炎簡介

脂溢性皮炎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 5 脂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6 脂溢性皮炎的診斷 7 需要與脂溢性皮炎相鑒別的疾病 8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案 8.1 飲食禁忌 8.2 內服藥 8.3 外用藥 8.4 中醫治療 9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中成藥 2 脂溢性皮炎相關藥物 1 拼音

zhī yì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參考

seborrheic dermatitis [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12年版.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

beatle acn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ermatitis seborrheic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b Derm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borrhe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borrhoic dermatiti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D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壹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1]。主要出現於頭面部和胸背部。病因不明,可能與皮脂溢出、糠秕孢子菌感染、精神因素或飲食習慣有關[1]。

4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不明。可能由於皮脂分泌過多,改變了皮膚正常PH值,抑菌能力降低,使原來存在於皮膚上的壹些非致病菌如卵圓糖疹芽孢子菌大量繁殖,繼發性引起局部炎癥。細菌可分解出遊離脂肪酸, *** 皮膚。此外,飲酒,內分泌功能失調物理化學因素可能對本病發生有壹定影響。

5 脂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多見於成年人,也可發生於新生兒,男性多見[1]。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部位,如頭、面、耳後、腋窩、胸前、肩胛間、腹股溝等。

初發皮疹為毛囊周圍的紅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膩狀鱗屑或黃痂。由於發生的部位不同,癥狀各異,如頭部損害,重者可伴滲出結痂,有臭味,可引起頭頂脫發,稱脂溢性脫發。眉、鼻翼、耳後見灰白色鱗屑或黃痂,基底潮紅,軀幹部位不規則黃紅色或淡紅色斑片,復以糠秕狀鱗屑,嚴重者發展至全身而成紅皮癥。

有時因搔抓,繼發感染毛囊炎、癤腫、淋巴結炎。

6 脂溢性皮炎的診斷

在皮脂分布多的部位出現帶油性的斑片或丘疹,自覺瘙癢,慢性經過。不難診斷。

1.多見於成年人,也可發生於新生兒,男性多見[1]。

2.好發於面部、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1]。

3.初發時表現為毛囊周圍的丘疹,逐漸發展為紅斑,上有油膩性鱗屑[1]。

4.慢性病程,伴不同程度瘙癢[1]。

7 需要與脂溢性皮炎相鑒別的疾病

脂溢性皮炎需與頭部銀屑病、濕疹、玫瑰糠疹等疾病相鑒別[1]。

8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案 8.1 飲食禁忌

限制油膩食物和 *** 性食物[1]。多食蔬菜水果。

8.2 內服藥

(1)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1或B2。

口服維生素B2,5~10mg,壹日3次[1]。

(2)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重癥者可口服賽庚啶或氯苯那敏,必要時可口服潑尼松[1]。

8.3 外用藥

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的原則,常用復方硫磺洗劑,復方氯黴素酊、或希爾生液。

間斷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1]。避免長期大量反復使用,以免引起皮膚萎縮或造成激素性皮炎[1]。可聯合使用咪康唑乳膏[1]。

8.4 中醫治療

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用龍膽瀉肝湯加堿。

  • 上一篇:石家莊海歸"鄉土創業"突顯"以鳳引鳳"聚集效應
  • 下一篇:吃增高藥真的有用嗎有哪些功效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