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特征
1,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季節,病程較長,壹般在5 ~ 20天左右,死亡率較高。2.養豬場不重視防疫,技術人員衛生保健觀念差,養豬場封閉不嚴,豬沒有得到系統的照顧。3.病豬體重壹般在20 ~ 80公斤,發病率最高,部分仔豬和母豬斷奶後發病。4.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亂用藥的豬場死亡率較高。
臨床癥狀
豬的體溫上升到40 ~ 42.5℃,精神不振,食量減少或食欲不振。豬的皮膚呈紅色,耳後、耳緣、小腹、四肢有斑片、紫斑。呼吸困難,容易虛脫,有的豬腹式呼吸劇烈,呼吸急促,有的表現為氣喘籲籲或呼吸不規則;有些豬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眼睛分泌物增多。大多數豬有淚點和結膜炎癥狀。有的豬便秘,糞便呈隱秘的球狀,尿液呈黃色、混濁、深色。病程較長的病豬面色蒼白,貧血,毛發粗糙,有的病豬後腿無力,有的病豬臨死前站不起來,最後抽搐而死。感染豬的死亡率很高,有的豬場甚至高達90%。部分母豬妊娠後期(100 ~ 110天)流產,產下死胎、弱犢和木乃伊。
壹、根據豬生長階段的用藥計劃:
壹、斷奶前後十天,用藥目的是控制斷奶應激,增強豬的體質,凈化疫病(萎鼻、藍耳、環、支原體)。
1,鹽酸多西環素500g金奇強500g靈芝金威300g/500kg飼料。
2.特氟美辛200克靈芝金威300克/500公斤飼料
3、特異性泰樂菌素100g靈芝金威300g金奇強300g/500kg飼料。
“二”到30-60斤之間,這個階段的豬生理因素造成呼吸道疾病頻發,需要加強用藥,避免“18周壁”對豬的危害。
1,特效阿米卡星200g靈芝金威300g/500kg飼料
2、特效藥泰樂菌素100g靈芝金威300g/500kg飼料
3、專用多西環素500g磺胺六甲惡唑鈉300g小蘇打300g靈芝金威300g/500kg飼料。
二、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可選擇用藥方案:
“壹”,冬春季節以預防哮喘、鏈球菌、五號病、腹瀉病為主,選項可選:
1,特異性泰樂菌素100g特異性多西環素500g金奇強300g/500kg飼料。
2.阿莫西林500g都益康300g /500kg飼料。
3.特氟美信200克金奇強300克靈芝金威300克/500公斤飼料
二、夏秋季預防高熱、血液病、中暑、呼吸道疾病的用藥方案是:
1,菌蟲治500g金奇強300g靈芝金威300g韋錦益200g/500 kg飼料。
2.阿莫西林300g靈芝金威500g/500kg飼料。
3.特氟美辛200g和多西環素200g/500kg飼料。
豬圈常備藥:金奇強、氟美欣、都益康、龍舌蘭酒韋錦益、君沖、靈芝金威、阿莫西林、龍舌蘭酒泰樂菌素、龍舌蘭酒強力黴素、龍舌蘭酒等
養豬場常見的皮膚病
現將目前養豬場常見的皮膚病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細菌性疾病
1.1口腔壞死桿菌病
該病由仔豬皮膚損傷和壞死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引起,常見的疾病為雙側面頰部或口腔潰瘍。此病主要是養豬人員經驗不足,未能正確斷齒,仔豬吸吮漂浮時受傷感染所致。此外,當產仔數較大時,瘦仔豬常出現面部壞死;仔豬往往是在母豬沒奶或奶汗減少的情況下發育的。
治療時刮去痂皮,用3%雙氧水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再塗抗生素軟膏。嚴重者應連續3天同時註射鏈黴素等抗生素。預防措施是出生後24小時內將仔豬牙齦上方的犬齒和側切牙剪斷。斷牙器械壹定要嚴格消毒。大窩小豬分散,避免吮吸時爭奪乳頭。同時註意產房衛生,預防母豬泌乳慢等疾病。
1.2豬油皮膚病
該病常發生於1- 4周齡的豬,由葡萄球菌引起。這種疾病是由疥蟎的打鬥和撕咬、粗糙的地面摩擦以及瘙癢和抓撓引起的。其發病率為10%- 90%,死亡率為5%-90%(平均20%)。主要癥狀是逐漸形成厚膜,皮膚變得黏膩,進而形成龜裂的硬層,皮毛厚而僵硬,四肢和蹄上有傷。
這個病的療效不壹樣。在發病初期,註射抗生素可收到良好效果,感染部位可用碘仿等局部皮膚防腐劑沖洗。當出現大量病例時,可用阿莫西林、土黴素或TMP將磺胺分組混合或飲水治療。疾病爆發時,要註意衛生,特別是產房和豬舍。增加飲食中鋅和B族維生素(尤其是生物素)的含量,有利於本病的治療。斷奶後連續三天噴灑皮膚消毒劑(如季銨鹽絡合碘、氯酚)可避免斷奶後打架引發的油性皮膚病的爆發。控制疥瘡也是必要的。此外,耳角設備不幹凈、犬齒切割不合理、地面粗糙、分娩圍欄不衛生也可導致。
1.3丹毒
丹毒是由豬丹毒絲菌引起的傳染病。急性丹毒的特征是敗血癥和猝死。患有亞急性丹毒的豬的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色皮疹。亞急性丹毒為良性,主要癥狀為頸、背、胸、臀及四肢外側出現不同的皮疹塊。皮疹呈方形、菱形或圓形,皮膚表面微凸,紫紅色,稍硬。體溫在1-2天後逐漸恢復,1-2周後恢復。急性或亞急性丹毒在耐受後常轉為慢性型。慢性型以跛行和皮膚壞死為特征。發病初期是關節痛發熱,之後就變成腫脹僵硬。
選擇大劑量青黴素治療,每天1次,持續3-5天。重病豬兩次註射間隔時間為12小時。目前丹毒的疫苗在預防上有很好的效果。
2.病毒性疾病
豬痘是壹種典型的痘病毒感染,主要發生在幼豬身上。皮膚損傷是感染豬痘的必要條件。由豬虱子和其他吸血昆蟲引起的皮膚損傷使病毒能夠在皮膚上傳播,大多數受感染的動物在三周後康復。患病皮膚位於背部、腹部、腹部大腿和大腿內側。病變開始是丘疹,然後發展成水皰。水皰容易破裂,破裂後結痂。如果是繼發性的,就會形成膿包。臨床上壹定要和疥蟎鑒別,沒有復雜皮膚病的豬痘是不會癢的。對豬痘沒有特效療法。治療的目的是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控制豬痘最好的方法是加強衛生管理,清除所有體外寄生蟲。
2.2豬瘟
豬瘟是由鱗翅目病毒科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貉,腹部、鼻子、耳朵、大腿都出現過彌漫性紅斑,然後皮膚變紫。耳朵、尾巴和外陰可能會發生壞死。全身毛發稀少,有報道稱子宮內感染的仔豬患有先天性脫毛癥。
3.寄生蟲病
疥瘡;疥瘡
肉孢子蟲病是最常見的壹種豬皮膚病,很少有養豬場沒有肉孢子蟲病。營養不良、管理不善、衛生條件差的豬更容易發病。嚴重的疥蟎病不僅影響增重率和料肉比,還可引起豬興奮。頭部病變為首發癥狀,感染部位為耳、眼、鼻。然後疾病擴散到身體和四肢,嚴重的感染擴散到全身。結節病的重要臨床癥狀是瘙癢。患病動物會摩擦其患病部位,使其皮膚發紅、皮膚損傷、脫毛,表皮角化過度。患結節病的仔豬可能暴發性感染油脂病。當在養豬場發現壹大群豬身上發癢時,往往是疥蟎感染的征兆。肉瘤也相對容易檢查。常見的方法有兩種:(1)將患部(最好是耳朵)的結痂皮放在黑紙上幾分鐘,輕敲或輕吹,疥蟎就會脫落,粘在黑紙上,放在鏡子裏很容易觀察到。(2)將鱗片或皮膚碎屑浸泡在10%NaOH中。
使用1-2%敵百蟲、伊維菌素或多拉菌素(如通滅)效果較好。重要的是要記住,所有的豬都應該用藥物治療,而不是壹些豬。單獨治療感染嚴重的動物而忽視其他豬,會導致疥蟎的復發。
4.環境疾病
4.1曬傷
曬傷常發生在開放式養殖中,是由於長時間日曬造成的;幼豬和沒曬過太陽的豬,病情更重。在陽光照射的幾個小時內,紅斑出現並不斷生長,特別是在背部和耳後。皮膚水腫,患處發熱,觸摸疼痛,重疾豬步態緩慢,偶爾肌肉突然抽搐跳躍,患處皮膚幹燥形成鱗屑、脫皮。
壹種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塗壹層對皮膚刺激性小的油,如植物油或輕礦物油,避免動物直接日曬,並提供足夠的遮光設施。
4.2皮膚壞死
以地面不平引起的膝、蹄、肘、飛節、蹄的皮膚壞死最為常見。仔豬出生後幾天即可出現,1-2周內病變擴大到最大,之後開始恢復。3-4周內,新生的上皮已被壞死部分覆蓋,部分仔豬會出現乳房和尾部皮膚壞死。
預防主要是防止受傷,因為粗糙的地板會造成皮膚壞死,分娩時改善地面或鋪設軟勢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用碘酒擦受傷的部位。
5、營養缺乏
營養缺乏或過多都會引起皮膚病變,典型的病理形式有被毛差、脫毛、角化不良、濕疹皮炎等。
在缺乏必需的脂肪和酸的情況下,皮膚黝黑,被毛幹燥,有脂溢性皮炎的鱗屑,耳朵、腸道和下腹部有褐色滲出物。然後可能會出現壞死性皮疹和脫發。
核黃素(VB)缺乏引起皮炎,病變包括鱗屑、潰瘍、脫發和大量皮脂滲出。病豬可能伴有結膜炎、眼瞼水腫和白內障。母豬不孕,瘦弱,泌乳困難。
泛酸缺乏的癥狀是生長緩慢、咳嗽、腹瀉、脫毛、翻白眼時有暗褐色滲出物和皮炎。* * *共濟失調,即“鵝步”,也是其典型特征。
生物素缺乏引起的皮膚損害的特征是皮炎、皮膚幹燥和粗糙、鱗屑、結痂、褐色滲出物、全身性脫毛和潰瘍。蹄的病理變化是腳底擦傷,糜爛性潰瘍,蹄殼開裂。
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缺乏與皮膚鱗屑性病變有關,VE、硒的缺乏也與耳部壞死有關。
飼料中的營養成分要全面,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6.先天性和遺傳性疾病
玫瑰糠疹(銀色膿皰性皮炎)
這種病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但它是遺傳性的,患這種病的種豬生下來的小豬更容易感染。長白豬發病率高。玫瑰糠疹常見於3-14周齡的仔豬。整窩或壹窩仔豬中少數仔豬感染。皮損主要表現為腹部和大腿內側皮膚上的小紅斑丘疹。丘疹凸起但中心較低,呈火山口狀,迅速擴大成衣領狀,周邊鮮紅凸起。項環有鱗屑,隨著頸圈的擴張,病變中心恢復正常。當頸圈膨脹成嵌合體形式時,它會彼此融合。平時不掉毛,很少會癢。該病壹般持續4周,然後自行慢慢減輕,傷口愈合後皮膚恢復正常。
治療效果不好。良好的衛生條件可以減少二次感染;高放養密度、高溫高濕會增加發病率。種豬最好把有這種病的種豬淘汰掉。
7.雜病
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PDNS)
PDNS首先在英國被描述,被認為是壹種免疫介導的水皰病,影響皮膚和腎臟。據相關報道,PDNS可能與PCV2感染有關。這種疾病的典型特征是皮膚病變、體重減輕、四肢水腫、血管炎和腎小球腎炎。
該病多發生於20-65公斤的育肥豬。最明顯的臨床癥狀是皮膚病變、體重快速下降和抑郁。皮膚損害有各種形式,從大紅斑、斑點和出血性丘疹到深褐色或黑色壞死厚痂。主要見於豬的耳朵、面部、下肢、背部、公豬的陰囊和母豬的外陰。
由於病因尚不清楚,該病很難預防和控制。根據筆者的經驗,采取以下措施對本病的防治有壹定的效果。
(1)產房、保育舍、生長育肥舍應嚴格遵守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絕對禁止把最後壹批僵豬和病豬放進下壹批健康豬。
(2)保證仔豬的溫度。1和斷奶後2周的溫度應在30攝氏度以上,以後每周下降2度,直至常溫;晝夜溫差不能太大;防止小偷入侵,尤其是冬天。
(3)斷奶、種群變化、高密度、換燃料、斷水都是非常強烈的應激反應,導致抵抗力下降。雖然應激反應不能完全避免,但要采取措施保證應激瓜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4)仔豬營養壹定要均衡,飼料中添加的氨基酸壹定要充足,多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維生素A和E的用量至少要達到營養標準的4-5倍,以提高仔豬的抵抗力。
(5)必須準備豬瘟和偽狂犬病疫苗,控制這兩種病毒性疾病。
(6)3、7、21日齡仔豬可註射壹針德仙,每次0.5ml。
(7)斷奶前後7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電解質或復合維生素。
(8)在措施較好的情況下,該病仍難以控制,可采用自組織滅活疫苗進行預防,部分豬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仔豬梭菌腸炎
仔豬梭菌性腸炎又稱仔豬紅痢或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該病的主要特點是糞便呈紅色,腸道壞死,病程短,死亡率高,常導致新生仔豬死亡,損失巨大。
壹.臨床癥狀
最急性型:仔豬出生當天開始發病,可出現出血性腹瀉(血痢),後軀粘稠帶血,糞便稀薄。病豬無精打采,走路不穩,然後虛脫或暈倒抽搐,死亡。有些小豬死於失敗,沒有血痢。
急性型:病程壹般可持續2天左右,抽出帶血的紅棕色水樣便,內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病豬迅速脫水消瘦,最後衰竭死亡。
亞急性型:病豬通常在出生後5-7天死亡。病豬開始精神和食欲良好,持續非出血性腹瀉,起初為黃色軟便,後為清水,並含壞死組織碎片,似米粥。隨著病程的發展,病豬逐漸消瘦脫水,出生後5-7天死亡。
慢性型:病程壹至數周,有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糞便呈灰黃色粘稠狀,後軀積滿糞便。病豬生長緩慢,發育不良,消瘦,最終死亡或成為僵豬。
第二,病變。胸腔和腹腔有大量櫻桃紅積液,主要病變在空腸,有時可延至回腸,十二指腸無病變。
最急性型:空腸暗紅色,與正常腸段界限清楚。腸腔內充滿暗紅色液體,有時包括結腸在內的後腸腔內有含血液體。腸黏膜及黏膜下層廣泛出血,暗紅色腸系膜淋巴結。
急性型:出血不明顯,主要為腸壞死,且腸壁增厚,彈性消失,顏色變黃。壞死腸漿膜下可見高粱米粒大小不壹的小氣泡或大量小粒,腸系膜淋巴結充血,也可見數量不等的小氣泡。腸黏膜呈黃色或灰色,腸腔內含有輕度血性壞死組織碎片,松散附著於腸壁。
亞急性型:病變腸段粘膜壞死,可形成壞死性假膜,易脫落。
慢性型:腸外觀正常,但有壞死區,壞死偽膜牢固地附著在粘膜上。其他實質器官退化,出現出血點。
第三,診斷。根據腹瀉、病程短、死亡率高、病變腸段空紅、邊界清楚、腸黏膜壞死、腸系膜及腸漿膜下腸系膜淋巴結內形成小氣泡等特點,壹般可作出診斷,必要時可進行實驗室診斷。
1.細菌學檢查:無菌取心血、肺、胸腔積液、腹水、肝、十二指腸和空腸內容物、脾、腎等器官標本,染色陽性。發現末端鈍圓的單或雙桿菌有莢膜,孢子位於細菌中心,直徑略大於細菌。十二指腸和空腸內容物在80℃水浴加熱30分鐘後,分別接種於柔肝湯和柔肝胃膜湯,37℃培養4小時,開始出現小氣泡。18小時後,大量氣體將試管內的固體石蠟沖到試管頂部。培養基均勻混濁,由橙色變為黃色。肝切片不變黑,而是肉紅色。血平板接種,厭氧培養4小時,溶血。
2.毒性試驗:(1)泡沫肝試驗。取3毫升分離細菌的肉湯培養物,給兔子靜脈註射。65438±0小時後,處死家兔,37℃保溫8小時。屍檢後發現,肝臟內充滿氣體,出現泡沫肝。肝臟的顯微鏡檢查顯示有大量的革蘭氏陽性菌。⑵腸毒素試驗。取剛死亡的急性豬的空腸內容物或腹腔積液,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攪拌均勻,3000 rpm離心30-60分鐘,取上清液,靜脈註射0.2-0.5 ml於5只體重18-22 g的小鼠,將上述濾液與魏氏梭菌抗毒素C混合,反應40分鐘,註射於另壹組小鼠。如果註射了濾液的壹組小鼠很快死亡,而對照組沒有死亡,就可以診斷出這種疾病。
第四,防控。⑴治療:本病起病急,病程短,往往來不及治療。在多發豬場,仔豬出生後可口服青黴素、鏈黴素、土黴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用青黴素口服治療病仔豬有壹定效果。⑵預防:本病治療效果不好,預防是關鍵。⑶免疫:對多發豬場,在妊娠母豬1月和分娩前半月肌肉註射仔豬紅痢氫氧化鋁疫苗5-10 ml,然後在產仔前半月每次註射3-5 ml,可使母豬具有較強的免疫力。新生仔豬可以從免疫母豬的初乳中獲得抗體,對仔豬的保護力幾乎可以達到100%。
產房要用消毒劑清洗消毒,母豬乳頭要用水擦拭幹凈,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豬葡萄球菌皮炎
豬葡萄球菌性皮炎(也稱為傳染性滲出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或煤煙病)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豬的高度接觸性皮膚病。新生的乳豬最容易感染。
臨床癥狀
病豬紅斑處出現大小為3毫米至4毫米的淡黃色水皰,迅速破裂,滲出清澈的漿液或粘液,混有皮屑、皮脂腺和汙垢,並逐漸蔓延至全身表皮。幹燥後形成棕黃色磷痂,發癢,經常在邊角和粗糙物體上抓撓。結痂的皮膚脫落,露出鮮紅的傷口。隨著病情的發展,體溫升高,豬變得消瘦,全身皮膚變紅,出現黃褐色油狀滲出物,附著灰塵,發出臭味,表皮變厚、幹燥、皸裂、汙穢,然後病豬呼吸困難、衰弱,並伴有脫水癥狀而死於敗血癥。病理變化
在擦傷結痂皮膚的表層和真皮之間的連接處有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心冠有脂肪出血,心表面有大小不壹的化膿性壞死竈。肝脾腫大血瘀。
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對該病作出初步診斷,最終診斷還需進壹步實驗室檢查。
(1)無菌選取死豬的心臟和肝臟塗片,革蘭氏染色後可見大量單個球形、成對或葡萄狀的革蘭氏陽性菌。
(2)將死豬的心臟和肝臟接種於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中,37℃培養24小時。形成表面光滑長、邊緣整齊、不透明、白色的圓形菌落,連續培養後菌落變為金黃色。挑取菌落進行塗片、革蘭氏染色和顯微鏡檢查,成對出現與病料中所見相同的典型葡萄狀排列的細菌。
(3)生化試驗:將菌株接種於乳糖、蔗糖、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培養基中,產酸不產氣。靛基質試驗陰性,尿素酶試驗陽性。
因此,可以診斷這些仔豬患有葡萄球菌性皮炎。
款待
(1)壹旦發現病豬進行隔離,然後用2%燒堿對病豬汙染的圈舍和養豬環境進行徹底消毒,3天/次。
(2)給有臨床癥狀的仔豬肌肉註射恒豐強公司生產的強效阿莫西林(20mg/kg體重)和馮強之星(0.2ml/kg體重),每天1次,連續5天。
(3)將母豬與水溶性阿莫西林混合5天。
(4)用2%龍膽紫液塗抹皮膚已感染葡萄球菌的仔豬。
用藥5天後,病豬的葡萄球菌性皮炎得到控制,感染沒有進壹步擴散。95%的仔豬恢復正常,少數重病仔豬恢復不夠好,采取了淘汰措施。
常見豬病的防治
1.豬瘟和混合感染
(1)豬瘟
目前豬瘟的發生主要是由兩個方面引起的。壹個是免疫抑制。市面上的豬瘟疫苗價格不壹,有2元壹支,4元壹支,6元壹支,8元壹支,16元壹支。多數豬場購買廉價疫苗,免疫時加大註射劑量,導致免疫抑制;第二,免疫程序混亂。
豬瘟快速診斷:先看活豬,再看死豬。
活豬:
高溫(持續發熱,40℃-41℃,不超過41℃)可使雙眼結膜炎(淡紅色、重腫脹)的前腿工作良好,後肢皮膚毛孔因麻痹(坐骨神經損傷)而出血。實驗室檢查表明,白細胞減少癥(病毒性疾病)對治療腹股溝淋巴結腫脹和疼痛無效。
死豬:
全身淋巴結(大理石淋巴結)脾臟出血性梗死
根據以上兩項,可以90%確認為豬瘟。
綜合防治:
假設健康的豬應該接種豬瘟疫苗。
不要亂扔病豬,不要註射疫苗,只註射免疫血清(仔豬2 ~ 4次,大豬6 ~ 8次)。
藥物治療:抗病毒藥物、高效抗菌藥物(防止繼發感染)、免疫增強劑、大量v c。
(2)與豬瘟混合的疾病
1.豬附紅細胞體病(立克次氏體,紅皮病)
快速診斷:
活豬:皮膚蒼白伴高熱(貧血、黃疸)、皮膚黃紅(先陰唇腫脹,後全身發紅,最後發展為臍區至會陰)
死豬:膽蛋白腖樣紅皮(肚臍至會陰)
仔豬:因高溫、蒼白、染黃而死亡率高的豬。
綜合防治:
殺蟲劑,加強消毒,減輕壓力,補充鐵和鈷
病豬:高效抗菌藥物vb12免疫增強劑、保肝利膽藥
2.豬傳染性胃腸炎(rna病毒,冠狀病毒)
快速診斷:
生豬:頻繁嘔吐腹瀉,噴射性腹瀉,惡臭灰褐色水,脫水消瘦
死豬:卡他性胃腸炎,腸系膜淋巴結腫大,乳糜管排空,腎臟腫脹(由於尿酸鹽沈積)
綜合防治:
規劃出生季節(避開冬季)並接種疫苗。
病豬: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免疫增強劑v b1(黏膜保護劑)補液藥物。
4.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菌,革蘭氏陰性菌)
快速診斷:
活豬:
各階段豬(尤其是4-6月齡)均有高熱、短時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發紺等癥狀。放線菌可以在實驗室裏檢測出來。
死豬:
大葉性肺炎和纖維素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積液。
綜合防治:
淘汰陽性豬
6 ~ 10月齡豬註射兩次油苗。
病豬的隔離治療可選用醌類、氟苯尼考、卡那黴素和磺胺類。
特別推薦914,砷制劑。
5.豬肺炎(巴氏桿菌)
快速診斷:
生豬:高溫咽炎敗血病纖維素性胸膜肺炎,頸部發紅,有紫色斑點。
死豬:膿毒性咽喉炎纖維性胸膜肺炎
綜合防治:
加強消毒,使用高效抗菌藥物。
6.仔豬痢疾(遲發性大腸桿菌病)
快速診斷:
生豬:10 ~ 30日齡仔豬發病溫度無明顯變化。減少飲食,增加水分,突然腹瀉,糞便又白又稀。
死豬:卡他性胃腸炎時腸系膜淋巴結輕度水腫,膽囊增大
綜合防治:
懷孕的母豬不母豬。
補充鐵和硒
炒高粱
高效抗菌止瀉藥硒和鐵(等滲糖:硒為4: 1)
第二,腹瀉
1.傳染性胃腸炎(已介紹)
2.圓環病毒病(dna病毒):破壞巨噬細胞系統,引起免疫抑制。
快速診斷
①仔豬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征
病豬:厭食、嗜睡、發熱、貧血、黃疸、咳嗽、腹股溝淋巴結腫大、5 ~ 10次腹瀉、進行性消瘦。
死豬:皮膚黏膜蒼白,黃染脂肪少,肌肉收縮,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橡膠肺(纖維化結節病,間質增寬),腎臟腫大,肝脾出血點心肌炎。
(2)仔豬傳染性先天性震顫:有外界刺激時會顫抖。
③母豬引起的生殖障礙:高燒、失食、流產、妊娠率極低、病後不孕。
④肥豬間歇性肺炎:抑郁、厭食、哮喘、咳嗽生長緩慢。
綜合防治:
減輕壓力
加強消毒
藥物控制: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和免疫增強劑
3.輪狀病毒病(dna病毒):人、畜、禽患病。
主要發生在仔豬,尤其是2月齡以內的仔豬。
寒冷季節頻繁,尤其是深秋、冬季和初春。
快速診斷:
死豬:2月齡內,仔豬出現嘔吐和突然腹瀉(淡黃色和白色稀便,重黑色水便)
死豬:卡他性腸炎時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綜合防治:
母豬接種疫苗,小豬停止哺乳。
藥物治療: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免疫增強劑、補液收斂劑。
4.豬流行性腹瀉(冠狀病毒)
快速診斷:
病豬:各年齡段的豬均可出現嘔吐和持續性惡臭水樣腹瀉(不同於傳染性胃腸炎),主要發生在冬季,體溫無明顯變化。
死豬:卡他性腸炎時腸系膜淋巴結水腫
綜合防治:
補鋅、補鹽和定期免疫
藥物治療:康福豬抗凝補液
第三,豬的繁殖障礙
1.細小病毒病(dna病毒):
快速診斷:
生豬:頭胎流產,二胎後不流產。
初產母豬有繁殖障礙,康復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死豬:輕度子宮內膜炎
綜合防治:
接種疫苗
狂犬病恐怖癥
快速診斷:
活豬:
仔豬:高燒、抑郁和哮喘減輕嘔吐和腹瀉腦脊髓炎的癥狀
懷孕母豬:死胎,木乃伊胎,弱仔。
死豬:腦膜充血、出血性腦脊液增多、小葉性肺炎、肝脾壞死、扁桃體炎、卡他性出血性胃腸炎
綜合防治:
接種疫苗
病豬被註射了高免疫血清。
3豬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引起):多發生在夏季,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快速診斷:
母豬:死產,木乃伊,虛弱。
公豬:單側睪丸炎
綜合防治:
殺死蚊子和蒼蠅
接種疫苗
鎮靜和消炎藥
4布魯氏菌病
快速診斷:
公豬:雙側睪丸炎
5豬腸道病毒感染
快速診斷:
流產後沒有懷孕
豬衣原體:地方病
快速診斷:
公豬:睪丸炎、附睪炎、尿道炎、肺炎、眼炎、多關節炎、漿膜炎常發生在2 ~ 4月齡。
綜合防治:
消毒和接種疫苗,趕走鳥和老鼠,減少壓力。
治療:高效抗生素(土黴素、強力黴素)
7豬弓形蟲(體重50公斤以上的豬容易獲得)
快速診斷:
懷孕母豬:早產、死胎和弱仔
後備豬:高溫發紺,嘔吐,哮喘,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綜合防治:
慢性豬淘汰
體育場內禁止養貓。
消滅老鼠
治療:磺胺類和螺旋黴素2013/4/5 11:17:11。
鄭達平安獸藥廠家用獸藥,效果很好,我正在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