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苦而甘,平。
1經典:“苦而平。”
2《別錄》:“甘,無毒。”;入肝腎經。
1《本草舒舒》:“入足少陰經。”
2《本草續誌》:“入肝、肺、腎。”
功效分類:補藥,滋補品。
主治:滋補肝腎,強腰膝。治療陰虛內熱,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
忌用藥:脾胃虛寒、腹瀉、陽虛者忌服。《本草經疏》:“護脾胃之藥與紅辣椒同用,則無腹痛腹瀉之懼。”
醫學基礎:
1.《本草經》:女貞子,氣味混濁,除熱精之精氣外,其余皆入腎。腎補之,五臟安,自給自足,體魄肥健。它的主補是以其味甘、味甜為基礎的,所以可以補充中國人。這種藥有美白明目的作用,需要反復試驗,但經典裏沒有,這也是欠缺的。
2.《本草》:女貞子固,益於血,而氣在榮之上...從腎到肺,而且不僅僅是胡子,還是萬能的。女貞子與固本健陽丸同服,仍有腹痛,故認為其果性寒涼,少見溫熱,不多觀察。
3.《新版本草》:女貞子為固體,人們常用之。但其力度甚小,可入藥補虛,不方便煲湯滋補。它與熟地黃、枸杞子、南莊、麥冬、何首烏、旱蓮草、芝麻、山藥、桑椹、茄子、杜仲、白術壹起使用。然而,它也是壹顆需要測試的藥丸,因此不應該因為它近乎成功而受到指責。女貞子慢則有效,快則無效,所以使用的速度不能壹時勝壹時,但可以天長地久,被人適當使用。
4.《雜識》:女貞子為白蠟。在贏得國家(指元朝)之前,略顯散漫。
5.《本馮靜元》:女貞子,性為純陰,味寒滑,脾胃虛寒者服用,常減食為瀉。
6.《經典》:以枸骨為主要適應癥,在錯誤的口味下,後人誤以為女貞子有補中安神五臟之功,導致誤用,特別痛苦。
7.《重慶本草》:祛氣血,止氣止痛。治咳嗽白帶。
8.《經典》:主補,五臟,精神,除諸病。長期服用脂肪健康。
9.《本草》:黑發胡須,強筋壯骨,多服補血祛風。
10.綱要:強陰,健腰膝,明目。
11.《本草經》:涼血益血。
12.本草鄭錚:滋補殷琦,平抑陰火,除煩止煩,蒸熱骨,止虛汗,止渴,通淋,崩漏,便血,尿血,外陰瘡,痔瘡,漏痛。還能清肝瀉火,明目止淚。
13.綱要:祛風散血,消腫止痛。治頭目隱隱作痛,各種惡瘡腫毒,擇瘡化膿,水久煮,趁熱貼,勤換,米醋煮。舌頭酸痛,舌頭腫脹,汁液浸透,吐。
14.貴州民間驗方及藥集:外敷可止血傷科,消炎消腫,治療湯火傷。內服可止咳吐血。
15.回春本草:滋陰補腎,益氣疏肝。治療腰腿痛,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鐵皮石斛——生津的最佳途徑
別名:林藍、禁生、杜蘭、金釵花、千年潤、黃草、吊蘭。
藥用部分:莖
藥材性狀:鮮石斛:圓柱形或扁圓形,長約30cm,直徑0.4 ~ 1.2cm。表面黃綠色,光滑或縱行,節明顯,深色,節上有膜質葉鞘。肉質多汁,容易破碎。微氣,微苦微甜,嚼起來黏黏的。金釵石斛:細長圓柱形,常彎曲或盤繞成球狀,長15 ~ 35厘米,直徑0.1 ~ 0.3厘米,節間長1 ~ 2厘米。表面呈金黃色,有光澤,有細縱條紋。質量柔韌紮實,斷面比較平整。無嗅無味。
性味、性向:微寒;甘;胃腎經
【主治】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幹舌燥,煩渴納呆,幹嘔,病後虛熱,視物模糊。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6-15g(鮮品兩倍),宜久煎;或者熬糊;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禁忌:發熱初期未傷陰者、濕熱不燥者、脾胃虛寒者(指胃酸分泌低者)禁用。
半夏——溫痰的最佳方法
別名:文帝、水玉、壽田、石鼓、楊彥半夏、合谷、蠍草、朱迪半夏、芋頭芋頭、三步跳、盤石、鷓鴣、特祖瑪菇、老黃口、老和尚頭、野芋頭、天竺葵頭、克羅塔龍、克羅塔龍。
性味:溫、辛;有毒。
【主治】祛濕化痰、降逆止嘔、消腫散結。可用於治療痰多咳喘、痰飲眩暈、痰飲眩暈、痰厥頭痛、嘔吐、惡心、胸滿、梅核氣。癰腫痰核外治。
臨床療效:
1.用於痰多咳嗽。半夏糖漿由半夏的地下部分制成,用於痰瘀、咳嗽、氣逆等。與陳皮、茯苓配伍。治痰多咳嗽,常與貝母同用。可用於治療寒痰,宜與白芥子、生姜等量使用。因其祛痰能力較好,亦可治熱痰、風痰,可與瓜蔞、黃芩同用治熱痰。對於風痰,也要這樣用。
2.用於胸滿、胸痹、胸結。痰濕阻胸滿者,可與陳皮、茯苓同用。治寒熱,可與黃芩、黃連、幹姜同用。此外,常用於胸痛,與瓜蔞、薤白同用。治胸痹,可與瓜蔞、黃連等同用。
3.用於癰、瘰癧、瘡、腫痛、梅坑氣等。與海藻、昆布、貝母配伍,用於治療瘰癧。壞疽未潰爛者,可用生半夏、生南星,拌醋外敷,有散結消腫之效。用於治療梅核氣,可與厚樸、紫蘇同用。
4.用於胃氣升降。治胃寒嘔吐,可與生姜、藿香、丁香同用。黃連和竹茹可用於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對於孕期嘔吐,可配合廚土等產品;治胃虛嘔吐,可與人參、白蜜同用。